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主题动机”在民族舞剧中的用法——记民族舞剧《情深谊长》首演

摘要:原创民族舞剧《情深谊长》以“彝海联盟”为背景,讲述了彝族人民与红军的宝贵情谊。笔者借鉴音乐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手法,分析本舞剧在主题创作上的表现。

关键词:原创;民族舞剧;主题动机

原创民族舞剧于《情深谊长》于2021年五月末在民族剧院进行专场演出,此作是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主办,彝族人沙呷阿依导演,精心筹划多年的民族舞剧,它以“彝海联盟”为背景,讲述了彝族人民与红军的宝贵情谊。主要的人物有果基小叶丹、果基夫人、彝族少年、反派人物和刘伯承等人,由青年舞蹈家赵松、王金格等人领衔主演。舞剧当中蕴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热烈的革命精神以及澎湃的爱国情怀,正如总导演沙呷阿依曾经说过的,彝海联盟是一枚珍贵的种子,埋藏在彝族人民的心理深根发芽,因此她在创作中总是怀有特殊的使命感,将民族与国家的大义凝练在舞蹈当中。

事实上,《情深谊长》的渊源已久,数年前,它的姊妹篇舞蹈在荷花奖上拔得头筹,用解放鞋的意象热情歌颂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从编导的过往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她非常擅于运用情节来贯穿作品。她的舞蹈创作中既能够体现彝族的原生态风情,又能揭示彝族舞蹈当中更深层次的内在,保留了彝族舞蹈本有的淳朴和生活质感。[1]而今天这部讲述“彝海联盟”的舞剧同样以彝族的风情为基调,开启了新的故事篇章。此剧共分为两幕,第一幕讲述共产党与彝族人民结谊的过程,也是旗帜树立的过程。第二幕讲述彝族人民不畏牺牲,誓死守护旗帜的故事。舞剧在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中拉开了帷幕,首先表达了彝族人民在战争还未来临前的幸福景象以及果基小叶丹夫妇的爱意绵绵。接着,反派们在气势汹汹的音乐中出场,破坏了彝族人民的幸福,更带来了恐惧和灾难。无辜的人被关押和殴打,此时人民的救星出现,为了救护人民、保护人民甘愿牺牲一切乃至性命。这使得彝族人民深受感动,开始团结一致反抗黑暗势力,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其实,整体故事内容与情节并不新颖,但其中编导运用的“主题动机”手法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力。主题动机作为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不仅承载着戏剧结构的粘合作用,还能引起听众对于音乐创作的理解和回想。笔者将本文出现的“主题动机”定义为能够不断引起观众联想的具有主题性的道具或音乐,突出其联想和动机性。此部作品当中突出的“主题动机”手法贯穿和推动剧情的发展,每一次主题内容的出现给予观众的联想性充分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一)用旗帜书写故事,传达真切愿望

《情深谊长》体现了编导对于彝族舞蹈语汇的娴熟运用。“旗帜”主题贯穿着整部舞剧。编导在旗帜上大做文章,缝旗帜,藏旗帜、守旗帜、交旗帜,通过四个阶段对于旗帜的处理,揪住了观众的目光和情绪。笔者认为,“旗帜”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特殊的含义,它代表着光荣和热血,是传达愿望的很好的载体。编导对于载体的选择是非常成功的。同时,编导擅于用同主题的场景对比来反衬人物的内心变化,比如两次缝旗帜的场景对比体现了果基夫人的情感转变:第一次缝旗帜体现果基夫人对丈夫果基小叶丹无条件支持的爱和担忧;第二次缝旗展现了果基夫人大无畏的牺牲和奉献精神。随着丈夫的去世,果基夫人最终成长为担起大任的彝族守护者,这种转变通过两次同样的场景来体现,让观众有物是人非之感,将情绪完全地调动起来。而藏旗帜和守旗帜的场景相互交织,这两个场景同时面对着反派角色的逼问,让观众忍不住屏住呼吸观察舞台上的冲突矛盾,为主角团捏了一把汗。编导不仅用一面旗帜把观众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住,还把彝族人民对于红军的情深谊长做了重点的书写。守住了手中的旗帜可以寄托爱国的情怀,守住了心中的旗帜可以指引前进的方向。编导完全抓住了旗帜的象征意义和特点来展开其故事的发展,又很好地结合了彝族的音乐语汇融合成为一部有鲜明主题意义的舞剧作品。

(二)用音乐渲染气氛,贯穿舞剧情境

《情深谊长》的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融合了彝族风情同现代作曲技法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根据人物的性格设置了不同的主题音乐。如反派出现时低沉阴险的管乐,果基夫人出场时的彝族民歌--融合了彝族女人的呼唤,果基支队战士在战斗前的类似于毛利舞的呐喊...音乐成为故事发展的推手。

舞剧的创作最忌讳的是音乐与舞蹈之间的附庸和服从,[2]把这部舞剧的音乐单独拿出来听也是不逊色的。虽然本部作品的音乐大多都是为舞剧量身定制,但音乐同时也具有脱离画面的可欣赏性。如当果基夫人遵照丈夫遗愿,将浸染彝族人民深情和鲜血的结盟旗帜亲手献给党时,主题曲《最绚丽的红》响起,在胜利的背景中结束了整个表演。这首曲子既融合了彝族音调,又符合了时代潮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用“变化”布景舞台,发挥舞美才能

《情深谊长》的舞台布景和道具独具匠心。首先是服饰的选择,披风、服装、衣服上的银饰不仅充当着服装的功能,还成为某些场景中恰到好处的道具。而伞、藤椅、桶的运用体现了彝族姑娘特有的美感,除了道具的精致以外,它们出现的时机都别有深意。编导对于舞台上的每一个物品出现都有所安排,这是成熟舞剧的一种体现。

舞台的布景具有升降的功能,有时像美丽的彝族首饰,给整个舞台带来少数民族的风情;有时成为了可怕的牢笼,渲染了恐怖的气氛。整个背景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光影的运用,主角内心的独白时的矛盾,彝族少年被抓时的紧张,红军营救时的危险都通过光影的表达得以充分渲染。整部舞剧的表达精美、干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极高的观赏价值。

而布景也带有相似的主题性质。比如在果基小叶丹与果基夫人的两次舞蹈中,场面的布景是相差不多的,同时也唤起了观众对于开场时二人爱情的回忆。虽然布景的主题性质并不像“旗帜”也不像音乐那样突出,但从整体来看,它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他主题相辅相成,为舞剧故事发展中情绪的渲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编导们对于舞剧布局的经验丰富,手法巧妙,擅长通过对于同主题内容的不同处理,来抓住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作为原创民族舞剧,《情深谊长》具有浓烈的彝族风情,体现了特殊的民族使命感和澎湃的爱国情怀。它以舞剧的形式来讲述革命历史故事,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的艺术作品。

作为观众,笔者非常喜欢这幕舞剧,因为它不仅满足了笔者对于画面的追求和享受,同时也给笔者的精神带来一次新的洗礼。但是笔者同时认为,此幕舞剧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它缺乏令人惊讶的故事性,换一句话说,它的故事情节相对薄弱。与荷花奖第一名的舞蹈《情深谊长》不同,此舞剧规模和人物比较庞大,可以承载的故事结构应当要更加丰满,但在这一点上多少有些令人失望。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基本上没有给人以惊喜之感,相反,很多时候观众基本上能根据故事的走向猜测下一场即将发生的事情,戏剧冲突总是在人们的意料之内。其次,它在某些人物的塑造上没有给予足够的故事线条,尤其在一些人物--刘伯承等红军人物的塑造上比较薄弱。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整个故事的主角是果基夫人,所以编导花费了非常大的精力围绕果基夫人发展故事情节。因此对于红军这一块的故事塑造上稍显不足,笔者认为后续若有修订版本,可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再者,它的整体舞蹈难度系数不够高,没有特别令人惊讶的舞蹈技巧。不管是群舞还是独舞都比较平淡,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缺憾,当然我们仍然需要肯定舞者们的功力和排练剧目时所付出的汗水和时间。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这部由沙呷阿依导演为总编导的原创民族舞剧是我国原创舞剧创作的一个风向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该舞剧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编导抓住了彝族这个民族的舞蹈与音乐语汇,通过对舞蹈细节以及对道具、服装、布景的运用能够创新性地将其融入到现代音乐生活的舞台上来,使得整部舞剧显得既“雅”又“俗”。笔者虽然并非舞蹈学科的专业人士,但音舞不分家的观念给笔者对于这部舞剧的鉴赏带来了一定的启发。笔者认为,创建一部优秀的民族舞剧,必须具有扎根于本民族的音乐与舞蹈意识,保留本民族的音乐与舞蹈特质,这样才能将舞剧当中的民族特征和性格充分激发,成为舞台上独特的作品。

注释:

[1]任琦.沙呷阿依的彝族舞蹈编创——以作品《五彩云霞》《情深谊长》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3):72-75.

[2]雷达,赵士军.民族元素在舞剧音乐中新用法——写在舞剧《呼伦贝尔大雪原》之后的随想[J].舞蹈,2014(06):35-36.

参考文献:

[1]罗木散.舞剧《情深谊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实践案例[N].中国艺术报,2021-06-28(003).

[2]张馨月.谈彝族舞蹈《情深谊长》中的情感表达[J].山西青年,2019(22):76-77.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