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世界上,玉雕艺术是我国独有的工艺技术,其发展历史非常久远。我国玉雕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并成为部分地区的特色经济支柱。但是线下玉雕产业的发展缺乏高技术的玉雕人才支撑。本文通过探讨玉雕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人才培养情况,针对其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就是玉雕产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和新鲜活力,促使玉雕市场的产品更加精品化。
关键词:玉雕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作者简介:李遥;清泉翡翠艺术玉雕工作室
一、玉雕产业的发展背景和当前玉雕产业的市场特征
在我国过去玉雕产品是达官贵人、王侯将相以及拥有身份和财富人群才能收藏的珍品,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财力和能力去购买玉石作为收藏。因此,在近代以来才开始发展的玉雕产业。而玉雕产业的全面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河南、北京、扬州以及深圳等地方得到了迅猛发展,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目前,从事玉雕产业方面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这些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数量并不高,无法提高产品的质量,不能够促使玉雕产业朝着正确的方向不同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遇到产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首先是建国以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个阶段以国营企业主导玉雕产业;其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个时期玉雕产业得到了大普及,许多村镇都开始开办玉雕并加工玉雕,无论是玉雕的设计还是工艺技艺都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并且出现了一些具有深厚实力、创新理念以及对艺术有独到理解的玉雕创作者。但是大部分的作品仍然是传习了老一辈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想法,并没有过多的创新。这与当时的人才培养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二、玉雕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模式过于传统
现如今还存在着玉雕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拜师为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也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例如:培养人才的耗费时间过长,而且师傅能够耗费在人才身上的培养经历相对较少,基本上是师傅所具备的技能才能交给徒弟,徒弟学习的路子较窄,缺乏有效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出事之后土地需要另起炉灶,重新购买加工设备和相关的玉石材料,甚至还要从头学起如何销售玉石产品。这样对于其长期发展并没有有利的影响;最后是缺乏工艺大师级别的人物。虽然近几年培养了不少的玉雕人才,但是仍然无法满足业内对于高素质和复合型的聚焦人才的需求。
(二)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物质基础
首先部分学校已经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设置了玉雕专业,并利用教学实践的方式来探索该专业的具体教学方法。但是该专业过去的教学经验相对较少,而且没有完成相应的学术体系。这样为玉雕专业的理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设备和工具问题。玉石本身购买成本相对较大,而且相关设备的购置也需要耗费一笔巨大的资金。这也导致了部分专业和办学实力不强的学校无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实践基础。
三、培养玉雕产业人才的正确途径
(一)更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把玉雕传统技艺与现在的美术基础教学相结合。高校应当积极开办与本地密切相连的玉雕专业,并利用教学实践的方式探索该专业的具体教学思路和方法;其次,政府与学校都应当给予该专业大力支持购买相应的玉雕机器和工具,成立具体的预调工作室;学校还可以聘用当地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玉雕师傅作为学校的外聘教师,让其定期前往学校进行教学,这样有效解决了玉雕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同时该专业的教学应当结合传统式教学方法和学院是基础教学。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保证更新传统的教学结构,而且保留了传统工艺技术。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并非是完全丢弃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而应当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和改变,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玉雕产业的需求;还能促使学生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创作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玉雕作品。
(二)建立现代学徒制,共育玉雕人才
开办玉雕专业的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建立起现代学徒制,让玉雕专业的人才得到更好的实践培养。学生除了在进入学校中学习到的基本工艺和文化课程之外,其个人的发展应当给予个性化的打造教育方案;其次,学校可以积极利用企业中的各种设备,同时企业也可以将自己的玉雕师傅送往学校之中培养其综合素质,为玉雕的创作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性。玉雕创作不仅需要有高水平的工艺技艺,同时还要拥有大量的人文素养积累。单纯学校的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在玉雕文化方面的积累并不够。只有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培育人才,这样能保证工艺技艺和文化都能被学生所传承和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推动玉雕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在正确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玉雕产业发展道路
首先是要在玉雕产业中注入传统特色文化,尤其是在玉雕创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入现代审美元素,提高其艺术创作气息,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需要;而且要积极将中国与西方的艺术理念相结合,创造出能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内涵和艺术理念的、有收藏价值的作品;最后要指定玉雕产业的行业标准。由于玉雕加工产业本身具有着潜意识性和自发性,因此在这方面很难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行业标准来规范该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需要各地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针对本地情况抓紧制定一些区域性的发展战略计划和行业标准。以市场作为调节的目标,对市场中的玉雕资源进行合理化的配置;提高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精准性,这样才能保证玉雕产业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
玉雕产业涉及到产品的设计、管理、加工以及营销等多个环节,这就需要有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梯队来支撑该产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玉雕产业拥有新的活力和生机,提高自身的创新性,使得玉雕市场中的产品更加精品化和特色化。
参考文献:
[1]程远嫱.玉雕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与路径研究——以河南省镇平县为例[J].现代商业,2021(02):55-58.
[2]李茂芬.地方传统文化产业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成效与对策研究——以扬州玉雕为例[J].大众文艺,2020(19):155-156.
[3]周小卜.南阳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文化产业,2020(24):107-108.
[4]效心怡,李雅丽.玉雕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以南阳独山玉雕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22(03):86-91.
[5]贾晓鸣.“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发展研究——以岫岩玉雕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3):24-27.
[6]吴进红,王梓.扬州玉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20(1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