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凯·瑞安诗语及语言游戏

摘要:被誉为“当代狄金森”的美国桂冠诗人凯·瑞安,她的诗歌摆脱往常的诗歌的国有模式,以一种新的游戏视角展现诗歌的色彩。“语言游戏”的概念是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他强调的是语言活动的意义,旨在通过语言的使用过程研究语义。他主张语言不是简单地孤立静止的描述符号,而是一种动态的、能够体现人类表达思想的活动。她的诗歌多为简朴、活泼,同时也不缺乏创新,独具游戏精神。

关键词:·瑞安;语言游戏

作者简介:屈莉莉;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引言

诗人凯·瑞安,诺贝尔奖获得者,其独特的讽刺手法和“重组”押韵的写作技巧为她赢得了伟大美国诗人的地位,并在2008年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她那种短小紧凑却充满睿智和幽默的诗歌风格以及她隐士般的生活方式为她赢得了“当代狄金森”的美誉(Summer 2008)。她崇尚诗歌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游戏。根据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论述,他认为的“语言游戏”则是一种生活实践活动,他的语言游戏反对逻辑语言观的本质主义,强调差异性。规则、活动、差异相互关联的内在与“语言游戏”之中。瑞安的诗歌多从日常生活事务描写出发,其语言多为简朴,诗歌语言不拘成规,但对日常事物的描写又不乏创新,别有一番老调新谈的意味。本文将从瑞安诗歌中“语言游戏”的特点出发,从简朴、自由、创新、意象四个方面分析诗歌中的语言游戏。

一、简朴:精炼纯粹的诗语

·瑞安的诗歌以结构简洁和诗语纯粹而著称。她的诗歌一般少于20行,每行都少于6个音节。(何颖,201582)她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力图寻求表现情感的新方式,因此某些诗歌语言虽多为简短精炼,但某些诗歌依旧晦涩难懂。瑞安的诗歌中精炼纯粹的诗语也正符合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是一种生活实践活动,是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使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始终包括着“动作”和“字词”两种内容。(赵奎英,2020108)瑞安的诗歌常以生活中的动物、植物或生活现象为描写对象,简朴的诗语中透露出一丝生活气息。瑞安简洁纯粹的诗歌中又不乏游戏的动态之美。现举《鸭子》(Duck)为例:

Death has a life/of its own.See/how its album/has grown in/a year and how/the sharp blot of it/has softened/till those could/almost be shadows/behind the/cherry blossoms/in this shot./In fact you/couldnt prove/theyre not.

从这首诗歌的题目来看,瑞安以生活中的动物“鸭子”作为对象。在诗的开头,诗人运用绿荫来衬托夏日的姿色,指出即便是在绿荫下呈现出的也不总是绿色,加上“是吗?”一词进行反问,更能让读者体会到夏日的气息。接着,诗人描写鸭子“在翠绿的梦境中寻找美味的食物”时身体“独立”时艰难的姿态,加上头顶弯曲的“鸭绒岛”,看起来实在像是“另类”。诗中简朴的语言则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用语,如“绿荫”、“鸭子”、“食物”等,这些都是真实生活的最原始凭证,也是表达生活习惯的真实面貌工具。相对于华丽的语言,质朴自然的诗语更能打动人心,更能恢复人对生活的体验。瑞安从日常生活自身与内心出发,反思细微的日常生活现象,探求生活的多面性,她精炼纯粹的诗语中,动与静相结合形成的日常生活景象,这种平凡的语言游戏展示出平庸生活的魅力。

二、自由:不拘成规的诗语

·瑞安诗歌摆脱传统的拘谨和格律的束缚,从一开始踏上诗歌创作的道路,瑞安就把写诗看作是一种游戏,她曾把诗歌创作当作小丑的箱子,时不时从里面抖出许多东西来。瑞安诗歌滑稽、幽默,她自己也承认:“无法忍受故作矜持的作品”(Fay2008),“写诗若做不到简单,我会感到很失望。不管是失落、孤独,你都能找到笑声,如果你找不到,那就是我创作诗歌的失败”。瑞安的诗歌长短不一,无固定的韵律,诗中的词语也是精挑细选,不落俗套。她把一些普通的词与非普通的词共同应用于最不可能、最不同寻常的语境中,使读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词的含义。现举SHIFT《转移》为例:

Words have loyalties/to so much/we don't control./Each word we write/rights itself/according to poles/we can't see;think of/magnetic compulsion/or an equal stringency./It's hard for us/to imagine how small/a part we play in/holding up the tall/spires we believe/our minds erect./Then North shifts,/buildings shear,/and we suspect.The Best of It:New and Selected Poems:23

这首诗以SHIFT”为题,与往常的诗歌题目不同,瑞安打破了传统的诗歌定题的规范,以动词SHIFT为题,使读者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会设法想象这首诗接下来要展现的情景,具有创新性。此外,瑞安不拘成规的诗语还表现在她任意使用大写字母,她的诗歌标题“SHIFT”采用大写,这种打破传统的书写规则的创作方法自有其目的性。诗的开头,“words has loyalties.”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字词”以人的特性,但人们无法看到字的本身,这样使读者的想象空间大大超越了普通的修辞带来的效果。诗人从“pole极”的遥远到人类“small渺小”进行转换,从“North shift”到“buildings shear”的转变,体现了诗的动态之美,且呼应了题目。诗歌的内容由繁到简,诗人在使用语音、语义、色彩迥异的词汇是,一般是按照这一规律。瑞安把无所不能的想象用文字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诗人通过由繁到简的转变,把抽象的概念化成丰盈清晰、具体可触的意象。

三、意象:真挚深沉的诗语

瑞安诗歌看似平淡、诙谐,但探索的是人内心深处的严肃话题。瑞安在一次访谈中提到,“诗歌是以语言的形式思考,很难说得清是语言在创造思维还是思维在创造语言。如果我不写诗,我就无法做深层次的思考。”(Fay2008)在瑞安的诗歌中,其内在经验并非用语言来表达,而是由诗中错综复杂的意象所促成,诗人原本只是选取一个自然的意象,经内心返回自然时,又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彼此互不相关的意象,在诗人意象下的相互影响之后,相互融合,进而道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念。以WINTER FEAR为例:

Is it just winter/or is this worse./is this the year/when outer damp/obscures a deeper curse/that spring cant fifix,/when gears that/turn the earth/wont shift the view,/when clouds wont lift/though all the skies/go blue.(The Best of It:New and Selected Poems:165

诗中描写了winter”、“spring”、“cloud”and“sky”等自然意象群,诗歌不仅赋予意象以新意,而且通过意象渲染出诗歌沉痛的语调。与此同时,诗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obscures”,“fix”,“turn”,“shiftandlift”等动词的使用,使得即便在沉寂的冬日也存在一种动感,给人紧张的感觉,更加剧了冬日恐惧之感。在人们的认识中,“冬天”常常伴随着凄冷、荒凉、沉寂。面对冬日的恐惧,诗人无法加快转动地球的齿轮,使春天早点到来,天空早日变蓝,只能身处凄凉的冬日静待春天的来临。诗人想要帮助世人摆脱世俗的羁绊,她像阳光体贴的情人,一个知识渊博的导游,引导人们从短暂走向永恒。在诗人眼中,冬日的来临正如常人所料,但只要人们对明天抱有希望,其中的恐惧便可以减弱。诗人真挚深沉却又不乏动感的诗语,体现出瑞安诗歌中语言游戏的特色,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人世间春冬交替、生死轮回的豁达态度。

四、创新:老调新谈的诗语

瑞安对诗歌用于创新,追求个性。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使她对“传统的诗歌规范表现出不驯的叛逆状态”。她那诙谐、富有哲理、常常带有讽刺意味的诗歌是多年思考的产物。瑞安曾说过,她的诗并不以意象或声音开头,而是“像牡蛎一样,带着恼怒”发展。评论家梅根·奥洛克(Meghan Orourke)这样评价她的作品:“每一首诗都围绕着它的论点来回曲折,就像一条河流沿着自己的道路折回,他们在精神上是说教的,但有智慧支撑着他们。”她不固守传统诗歌的格式,而是推陈出新,打破格律诗的硬性节拍,“按照情感的起伏和舒服的呼吸来分行”使诗歌的节奏具有自由的弹性。以ALBUM为例:

Death has a life/of its own/See/how its album/has grown in/a year and how/the sharp blot of it/has softened/till those could/almost be shadows/behind the/cherry blossoms/in this shot/in fact you/couldnt prove/theyre not.The Best of It:New and Selected Poems:86

诗歌中诗行长短及数目变化自如,Death has a life/of its own/See…”,提到“死亡”话题,诗行逐渐变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逐渐沉重,“how its album/has grown in/a year and how/…”,暗指“死亡相册”在变厚,诗人想到通过诗歌来反映世人对生活的无助的境遇,瑞安用较少的音节组合反衬出诗人内心对死亡的沉重情感。诗歌虽无固定的韵律,但诗人充分利用词汇以及词汇所包含的语音手段来改变诗的节拍与氛围,使诗歌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与内容达到统一,进而形成独特的美感。有利于表达内心复杂而敏锐的情感。凯·瑞安诗歌语言摆脱传统的拘谨和格律的束缚,读者“只见能指的不尽游戏,不见隐含的终极意义的彰显”(吕爱晶,2017:17)。瑞安在诗歌上的创新不仅在韵律上融旧立新,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上也别有一番风味。瑞安的诗歌中,节奏和韵律随心所欲,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给诗歌赋予了超出普通语言符号意义的附加内容,即情感意义。以EMPTINESS为例:

Emptiness cannot be/compressed.Nor can it/fifight abuse.Nor is there/an endless West hosting/elk,antelope,and the/tough cayuse.This is/true also of the mind:/it can get used.(The Best of It:New and Selected Poems:43

音韵作为诗歌传统中已承认的结构体的符号表现,不仅能赋予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还可以在一定场合产生联想的附加意义。如“emptiness”和“endless”,使人从语音的近似性联想到空虚的感觉是无止境的,使人联想到西部空旷的大草原上凌乱的奔跑着的麋鹿、羚羊和无助的小马,重点在音韵分析这种空旷同时也是诗人内心空虚的一种表现。瑞安违反韵律,即使可以合韵时也不例外,她用奔放的诗歌宣泄情感,尽可能使语言表达接近她对事物、情感以及意识的感觉。瑞安诗歌的韵律给人以不确定,也无规律可循,在读者看来,她的诗歌是变动的、未完成的、以及动态的生活,更加符合游戏精神。

结语

这些鲜明语言游戏特色贯穿了诗人凯·瑞安的艺术创作,瑞安用语言游戏方式阐释了语言的独特性和人类生存的困境。她用简朴的语言、自由的韵律、创新的诗体以及抽象的意象搭建独特的诗学,激发了许多美国现代诗学中的游戏元素。诗人独特的思路、自由的结构和独创的语言混成一体,她的作品因此而令人迷惑不解,又使读者印象深刻。瑞安减缩的诗句正是她诗意凝缩含蕴、深刻丰富的象征,在形式上实行严格的审美控制,诗意蕴意隽永,但不缺乏爆发力。还有她诗歌的标题都采用大写,写作特点鲜明。这些鲜明的语言特色贯穿了瑞安的全部艺术创作,从而使其诗语清新奇特,不拘成规但又真挚深沉,令人心动神迷,凸显游戏色彩。

参考文献:

1]Hammer,Langdon.“Confluence of Sound and Sense:Kay Ryan’s Idiosyncratic Approach to the Commonplace.”,The American Scholar 77.3(Summer 2008):58-9.

2]Kay Ryan.Erratic Facts,New York:Grove Press,2015.

3]吕爱晶.凯·瑞安诗语及游戏精神[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7,1(02):16-23.何颖.凯·瑞安的日常生活诗学[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01):80-82.

4]赵奎英.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与艺术审美理论的革命[J].当代文坛,2020(01):107-114.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