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诗情画意:中国美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基因

摘要:美学教育是教导人们如何欣赏美认识美的一门学科。在当代社会,人们疲于忙碌的生活,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与心灵,所以美学教育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行美学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审美素养,完善个人的性格,还对全社会建设文化自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古诗与中国绘画是我国的文化符号,把诗情与画意融入美学教育,是具有实践意义的。

关键词:美学;美学教育;诗情画意

一、对于美学的定义

美学是起源于德国的一门独立学科,而其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何为美?对于这个命题,一直有着热烈的讨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美是理念”;英国诗人济慈说:“美就是真,真就是美”;中国古代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在我看来,美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常常,我们会忽视身边的美,因此我们需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进行美学教育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以至于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十分重要。

二、美学教育及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一)美学教育的内涵

美学教育是教导人们如何欣赏美、认识美的一门学科。在美学教育的构成系统中,美的起源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课,即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入手来了解学习美是怎样产生的,而人类是怎样认识美的;第二课学习美学的学科历史,即美学在漫长的历史中是如何产生并逐渐发展进步的;最后,我们还要从审美现象学、审美类型学、审美文化学、形式美法则这教育学的四大原理来学习美学。其中,审美现象学主要论述在审美活动过程;审美类型学主要论述审美主要能分成几大类别,并分别阐述其内容;审美文化学主要论述各类的审美文化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阐述其形成原因;而形式美法则则主要论述人们对美的形式的经验与概论。

认真学习以上这六大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美学,理解美学内容,但是,美学教育更多的是要在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进一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对于美的理解与认识,最后,将这种对于美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创造美。

(二)美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1启迪性。美学教育具有启迪性特点。美学教育总是以包裹着理性的感性形式对人们进行教育,感中有理,启发人们的智慧,开拓人们的视野。

2.1道德性。美学教育又具有道德性特点。通过美学教育,以美感人,不仅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感知,还能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更能促进人格的完善。

3.1情感性。美学教育又具有情感性特点。席勒曾说过:“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由此可见,美学教育能丰富、净化人的情感,同时在美的享受中也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4.1个体性。美学教育还具有个体性特点。美学教育能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使人们得到愉悦的美的享受,一方面能让身心得到休息与放松;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认知。

(三)美学教育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人民日报在17年曾刊发一篇题为《美育是一种刚需》的时评,并在文中提出“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等一系列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报道中的小朋友用童真的“眼睛”看到了美的存在,把美术作品上一个破损的洞比作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但这种发现美的眼睛在成年人身上似乎已经很难找到了,所以,在全社会加强美学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不包含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早在几千年的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认识到美学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重要性,说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名言;蔡元培先生也提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速,人们疲于繁忙的生活,在物质生活逐渐丰沛的同时,现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愈加缺乏。“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去发现美、感受美。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审美能力的高低更是是否能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是我们是否能提高文化自信而必须具备的条件。

所以,美育是一种刚需,我们要在全社会开展基于我国丰富历史文化的美学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重视、发展美学教育。要从青少年做起,逐步提升全社会人民的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

三、诗情画意与美学教育的结合

开展美学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浩瀚的历史文化中,我们或许能在其中找到具有我国特色的美学教育内容,即“诗情画意”。

众所周知,文字与图像是文明延续的两大基石。而中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方面通过以甲骨文、唐诗宋词、经书史籍等等的文字承载,另一方面,就是以中国绘画为主的图像来延续了。因此,古诗与中国绘画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我国极其灿烂的文化瑰宝。

古诗与绘画虽然分别属于两类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能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宋代诗人苏轼曾在看过王维的画之后大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画一体的思想更在日后的文人画中大放光彩。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在朗读这些优美古诗时,你的脑海中是否浮现了一幅幅例如《江帆楼阁图》《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等精美的中国画呢?又是否得到了美的享受呢?

通过欣赏动人的古诗与优美的中国绘画,我们能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古诗中,我们能感受中国画中描绘的落霞孤鹜、枯藤老树的或壮阔或宁静的风景,感受到中国绘画中也蕴含着的或激昂或悲愤的情感,同时,在中国画中,“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飘然之景直接映入我们的眼帘,“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壮阔淋漓使我们心情激动澎湃;此时,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古诗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悲痛之情,还能体会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愉悦自得。

如果说唐诗宋词用文字书写诗意的中国,那么中国绘画就是用画笔描绘绚烂的华夏。当我们读到古诗、欣赏中国绘画时,能感受到它们穿越三千年的“诗情”与“画意”,古诗是那么的朗朗上口、蕴含深意,绘画又是那么的美轮美奂、风景秀丽,带给我们极致的审美享受。至此我们能肯定,“诗情画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美学的一种基因或者说“源代码”。

因此,把“诗情”与“画意”加入当代社会的美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通过对古诗与绘画的审美欣赏,在这个审美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在以古诗与中国画为内容的美学教育中除了感受美、欣赏美外,还使我们能逐渐找到生活之美、生命之美,并对生命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最终提升我们的生命层级。

四、结语

美学教育的开展不仅对于个人的发展与完善至关重要,对于当代中国建设文化自信强国更是不可或缺。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或许“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我们能真正认识美、欣赏美并最终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美时,不仅个人的人生境界会得到极大提升,而且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绚丽与多彩。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