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古诗词歌曲《关雎》演唱分析

摘要:古诗词歌曲《关雎》是来源于《诗经》由赵季平作曲收录在《爱的史诗》中一首情感细腻的歌曲。本文首先就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背景进行简单探析,随之从作品风格、作品谱例和具体演唱三方面对《关雎》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关雎;歌曲背景;演唱特点

《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可以说是中国第一诗,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男子爱慕和取悦一个美丽贤惠姑娘的爱情故事,后来这首堪称理想爱情的典范被编曲成一首婉转动听的艺术歌曲,宋祖英在演唱这首歌时采用传统的民族方法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心和思念之情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我国对于音乐和文学相结合的古诗词歌曲的演唱非常有考究,因此在演唱时不仅需要有过硬的演唱技术还要体现古诗词博大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价值。

一、古诗词《关雎》歌曲背景简析

(一)歌曲赏析

《诗经》收集了古代共311篇诗歌可谓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关雎》又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开篇可见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从歌词内容来看很单纯讲的是一首男女正常感情的诗歌,从头到尾表达了君子对淑女的欣赏、追求、苦恼和开心,对于这首古诗词中的人物身份是较为清晰的,在古代多指对“贵族”的泛称,并不是以前通俗的认为这是民间情歌,可以看出诗歌中的君子在《诗经》那个时代家备有琴瑟钟鼓应该是具有相当地位的贵族阶层,它也不是一般的情爱诗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婚姻和谐和夫妇之德的典范。在关雎这首诗词中巧妙的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将雎鸠和鸣、窈窕淑女、参差荇菜等展现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追求,诗词中利用流、采、芼三字来体现追求淑女之过程并以求、友、乐三字作为呼应,看似短小精悍却充分运用了重叠词、双声、叠韵等使得诗词愈加富有韵律美。正如孔子所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对《关雎》这首诗最为贴切的评价。

(二)作曲家介绍

《关雎》这首古诗词歌曲的作曲家是中国乐坛举足轻重的人物,比如霸王别姬、红高粱、黄土地等电影配乐都是出自赵季平作曲家并且获得很高荣誉,在众多独具特色的作品中《关雎》以其运用的中国传统民族五声调式显得尤为著名,并没有采用复杂曲式结构或者创新思维新技法,在本着遵循古诗词规整结构的原则上采用简单规整的音乐结构和简洁质朴的旋律,无论于歌词本身的婉转爱慕之情还是中华民族特色来说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大跳旋律与歌词的相互呼应将男子对女子的渴望之情体现的一览无余完美至极,这首创作从本质上来讲体现了赵先生立足民间回归传统的创作方向、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中国情怀,直至今天该曲的艺术地位仍然是其它歌曲不可比拟的。

二、古诗词歌曲《关雎》演唱分析

(一)作品风格掌握

《关雎》整首歌曲呈现的都是短小的四字歌词但是却直表心意动人心弦,在演唱时需要准确把握作品风格以抓住听者的心。众所周知这首诗表达的是谦谦君子对于窈窕女子的追求之情,整篇作品不仅发乎情止乎礼而且含蓄温婉真情实感,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根据作品风格将这种纯洁的爱情观念平和适度地展现,主人公不仅具备适宜魅力而且能够理智控制哀而不伤,同时又具备道德方面的崇高性欢乐却并不放纵,这一切都需要从作品风格角度出发巧妙拿捏表现的恰到好处。立足诗歌角度而言演唱者应当根据作品情感需要将注意力和情感体验集中到音乐作品表达上,而且音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情感表达不能过高过于洪亮也不能过低过于深沉,这些都需要演唱者对自己情感有所控制准确把握,对于音乐来说只有发自内心从情感出发才能将声音和伴奏背景实现完美融合。比如说针对第一句古诗而言表述君子对淑女的爱慕和思恋之情,这一句重点在于抒情表达情感,因此旋律起伏较小在演唱时需要注重抒发自己的情感。从“求之不得”到“辗转反侧”这一句古诗表达的是男子思恋导致睡不着觉的情绪,因此演唱时要唱的更加坚定。可见演唱者选择抒情、坚定还是情绪饱满都来自于对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如此才能寄情于音乐融为一体将作品表现的更加完美。

(二)作品谱例分析

赵季平作曲的古诗词歌曲《关雎》整体旋律呈现曲调空灵简洁质朴的特征,在曲调方面不仅彰显了古诗韵律而且符合吟诵声调可谓与古曲风格完全契合。比如说歌词“求之不得”这一句谱例而言主要在二度音上,而且通过起伏不大且同一个音多次重复的方式将故事情节的宣叙性以及吟诵性巧妙地展现给观众。而“窈窕淑女”这句古诗词歌曲中则通过四度跳跃的方式先下行后上行,从一字一句中刻画了女子婀娜多姿的形象和动态感官尽显古诗词韵律。在针对关雎整首歌曲的作曲时并未对原诗做修改,只是通过加强语气重复或者叠唱的结构来满足音乐作品情绪和结构需要。整首歌曲谱例中调式采用以D羽调式为主调的传统五声民族调式,在曲调中适当利用降B音的出现和还原来展示清乐和雅乐的调式交替,这一创作方式不仅融合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又展现了中国歌曲韵味。比如在歌曲前奏中通过笛子和古琴营造氛围到随后第四小节中采用小提琴以及钢琴向下半音阶的方法进入,如此不仅体现了曲调自由绵长的特点也增强了乐曲的古典风格。这首歌曲整体曲式结构是一个再现性的三段式,也就是A+B+A的三部曲式结构,比如最开始包含a,a1两个乐句的A乐段到中间包含b,b1,c,c1,c2五个乐句的B乐段到再现A乐段,总体而言可谓结构工整且旋律自由。

(三)具体演唱分析

在古诗词歌曲《关雎》具体演唱过程中,需要结合旋律走向、调式调性、速度力度、音乐记号、曲式结构以及伴奏音型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完美展示该音乐作品。例如在歌曲九小节的前奏中是极具画面感的,如前四小节采用五个连绵不断琶音的左手伴奏音型,演唱时把握从中弱到渐强的力度即会给人们呈现出一江春水荡漾到涟漪向远处泛去的优美画面感,在听着脑海里无形中展现一幅画面为之后的“在河之洲”埋下了很好的伏笔。还有第五小节中表达的是君子的向往和忐忑激动之情,此时演唱者可以通过眺望远方的动作和深情的眼神加之颤音来表现歌曲中内心的激动。再比如“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这一句歌词形象的体现了君子内心深处高尚又含蓄的感情,最后在减弱中结束静谧的两小节音乐,如此可以给听者留下对美好爱情的无限思索和遐想。而且在演唱过程中对于咬字吐字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求、窈、参、关等重音需要在演唱之前进行整体吟诵,注意前提是将这几个字的声母咬清楚再带出韵母,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咬字时不仅要注意归韵还要将气息沉下去,才能将歌词唱的饱含深情感染人心。可见,良好的咬字吐字也是提高古诗词歌曲《关雎》作品质量和美感的关键所在。

三、总结

总而言之,《关雎》是真实反映我国春秋时期社会生活和本质的著名歌集,对于它的演唱需要在深刻了解歌曲背景、歌词含义、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基础上加之过硬的演唱技术,力求通过音乐之美让听众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杨能华.古诗词歌曲《关雎》的审美特征与演唱分析[J].今古文创,2021(24):96-97.

[2]高雅倩.艺术歌曲《关雎》的音乐特点及演唱分析[J].文化产业,2020(30):78-79.

[3]胡烁红.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作品与演唱技巧研究[D].河北大学,2019.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