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牡丹亭》中的悲剧元素与女性接受视角下的至情表达

image.png

一、《牡丹亭》命名缘由

该剧又叫《还魂记》,这既具有高度概括性,也便于理解把握关键剧情。杜丽娘起死回生、人鬼相恋属于该故事的高潮部分,埋葬丽娘的是梅花庵观,牡丹亭作为柳梦梅和杜丽娘相遇的场景,出现次数也并不很多,那为何以“牡丹亭”命名该戏呢?

“牡丹”不仅仅是富贵和吉祥的象征,同时也是浓情的象征,而“至情”则是汤显祖想要在这部戏中表现和着力塑造的关键。在《圆驾》这一篇中就曾经引用“春肠遥断牡丹庭”这句诗,可见至唐代时期开始,牡丹亭作为一个与情爱意象有高契合度的场所就得到了时人的普遍认同。牡丹亭这个虚幻之地便是汤显祖“至情”的理想之地。在这部戏中,牡丹亭是男女幽会地点的符号,在我看来,这是汤显祖想要直接的宣告众人:我这个戏就是写的爱情,就是写的情欲,就是对传统理学和礼教的挑战。

二、《牡丹亭》创作意图

汤显祖的创作意图,即文学评论中关于“作者为什么写?”这一问题的探讨与追究。一方面,要提到现世的客观环境,明王朝正逐渐走向衰落,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根本和基础的儒学己经曰益迂腐,发展成为理学后更多地禁锢着人们的思维,而且女性所接受的礼教制度所束缚则更加残忍;另一方面,对于汤显祖自身而言的主观环境,他作为书香世家之后。从幼时便享有祖上四代文名的荫庇,父亲是知识渊博的儒士,伯父酷爱戏曲,母亲也自幼熟读诗书,汤显祖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加之自幼天资聪慧,勤奋且好学,按他的才学,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了。但是,由于日益衰颓的科举之路与明代社会一同走了下坡路,任人唯才的科举制度也光辉不再,随着政局的动荡,考场俨然变成了上层利益集团结党营私的“交易场”,最终沦为一场骗局——借由科举之名实为确定高官后代的世袭地位。首辅张居正暗箱操作,但是汤显祖一直洁身自好,不为所动。后来直到张居正死后,他才以极低的名次中了进士。而后遭遇改任,到南京又被卷入新旧两派朝臣的斗争,南京任职七年,在上奏抨击朝政后被贬谪广东。后又被发配当芝麻官,虽政绩卓著,却升迁无望,一怒之下,弃官归居,《牡丹亭》正是写于在汤显祖弃官归居之后的万历26年,此时汤显祖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层次的成熟思考,广泛地认识作家、接触学者。他想要人性挣脱束缚的欲望超越于现世环境之上。汤显祖企图以虚幻的形式来表现“情”与“理”二者的尖锐对立,在“杜、柳爱情”的演绎中得到深刻诠释,表面上是杜柳二人终成眷属的爱情喜剧,实际上是虚幻悲壮的悲剧。

三、《牡丹亭》的悲剧内核

官方将《牡丹亭》划定为悲剧与喜剧之外的第三种——正剧。所谓正剧,并不是将喜剧和悲剧二者对立并列或轮流的出现,而是将二者互相冲淡而平衡起来。至于正剧的说法我认为只是广泛争议下的一种。尚永亮认为《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一体的复合戏,全剧55出,前28出大体属于以喜衬悲的悲剧,后27出属于以悲衬喜的喜剧。”

这样悲喜剧划分争议可以运用中西审美对比心态来解读,在西方划分悲剧与喜剧往往是以结局来划分的。如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的作品《伪君子》,虽然塑造了国王路易十四派侍卫官逮捕伪君子达尔杜弗入狱这样一个正义完美的结局,但是故事过程读来着实让人觉得可悲,在家人们都向奥尔贡诉说揭露达尔杜弗的卑劣事迹时,奥尔贡宁愿选择相信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教士,也不愿意相信最亲近的亲人,让自己置于人财两空、身败名裂的境地。这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封建禁锢和教会束缚下的可悲。鲁迅先生这样解释和定义悲剧:“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从悲剧的最终结果上来认识悲剧的本质,悲剧最终是以“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而结束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亲情、爱情、诚信、善良等,当这些在结局时被毁灭了,客观上便赋予了人生一种非常严肃的意义,进而形成了一种悲剧性的审美效果。《伪君子》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保留在了结局中,所以按照西方悲喜剧划分而定义为喜剧。那是否应就杜柳二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来定义《牡丹亭》为一出喜剧呢?显然也是不能的,这就无法对主人公的境遇、以及戏剧中一些悲剧效果作出解释。在中国古典喜剧的审美形态往往是以高潮部分来划分的,而不是取决于结局部分。《牡丹亭》的高潮部分显然在于杜丽娘因爱情理想未遂而凄然早殇一节,即《闹殇》一出,这一出正是充满着浓厚的悲剧色彩与气氛。其实中国的古典戏剧中,即便是为人所公认,地地道道的悲剧,往往也有一条“欢乐尾巴”。这样的圆满结局往往是为了慰藉观众的心灵,也是满足作者的心理需求。汤显祖主观意愿上,他就是要挑战理学、打破礼教,所以这样的“欢乐尾巴”符合他对人物及故事的设定。

戏中杜丽娘原先对礼教的叛逆已经局限于对爱情的维护,更多地恢复了千金小姐遵循礼教所应具有的思想与行动。杜丽娘复生后曾对柳梦梅说过一句颇具意味的话,即“鬼可虚情,人须实礼”(《婚定》)。杜丽娘已从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这一主角转为配角,复活后的她追求爱情至上的道路上可谓是勇往直前,但是对于礼教,确是根深蒂固了。在《如杭》中,又督促柳梦梅去拜访她的父亲杜宝,试图通过寻亲的方式相认,争取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爱情的认同。事实上这样的女性即使它具有非常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她就是没有能力去改变现实环境的。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一旦实现,就局限了自身的追求,重返现实、顺应现实,终究还是体现出现实的可悲。这其实也是作者汤显祖的局限所在,他突破和反抗封建礼教,但是也不会太过于超越时代的思想高度,他的反叛思想不足以与当时社会决裂,毕竟他的思想受当时时代的启蒙,也或多或少保留和反应这当时的时代思想。

以上各方面解读只是对于“杜柳二人终成眷属的爱情喜剧,实际上是虚幻悲壮的悲剧。”这一观点的论证,对于《牡丹亭》这部伟大巨作,实则不因过分随意割裂摘取文段进行解读,这样不利于对整部戏剧的把握。

四、《牡丹亭》的女性接受视角

明代后期,许多戏曲作品鲜明的表现了女性的独立和人格价值,聚焦于《牡丹亭》,我们都知道在明代后期戏曲以及小说有着广泛的民众接受基础,作者书写女人的生活世界和女性体验,这便是一种女性目光。男性作家笔下,女性往往承担着社会大任,男性作家借此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亦反映现实的环境。在汤显祖笔下,这是一场勇敢叛逆之梦,在封建礼教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时,杜丽娘勇于追求真爱,为了再寻回那逝去之梦,杜丽娘不惜献出生命,这个故事正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象征。

对《牡丹亭》的热爱,有些女性甚至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她们对《牡丹亭》中所描写的感情的产生强烈的认同,传闻更有甚者表示自己爱上了作者汤显祖,愿意嫁他为妻。比如清代《三借庐笔谈》和《艮斋杂说》记载,有少女读过《牡丹亭》,爱不释手,认为写出此奇书的汤显祖必是翩翩才子,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意,少女去拜访汤显祖,结果发现《牡丹亭》的作者不过是个白发老翁,少女理想破灭,竟投湖而死。明清笔记曾有记载,杭州女艺人商小玲擅长演绎演《牡丹亭》,一次演出《寻梦》时,由于感情太投入,在舞台上因为哀伤过度而气绝身亡。就剧中人而言,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只能在睡梦中得到,人在下意识的梦境中可以逃开理性的抉择;就接受者而言,生活中难表达和难以寄托的感情,可以在艺术中实现,寻求心理慰藉。汤显祖的《牡丹亭》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安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明代女性在现实压抑中对当时社会的情感需求。可以说,《牡丹亭》就是汤显祖为当世女性提供心理慰藉打造的一个关于爱情的“白日梦”,不难成为千千万万女性心中的挚爱。

五、《牡丹亭》的后世影响

《牡丹亭》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成为了一座里程碑式的范本,其思想性、艺术在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后世创作者、评论家眼中,其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最为典型。“诗人的随心所欲容不得任何限制自己的规则,乃是浪漫诗的最高法则。”德国浪漫主义者施勒格尔曾这般提出。汤显祖以超现实的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理想梦境,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牡丹亭》从创作意图到内容和形式,均显示了浪漫主义的特质,若称汤显祖为明代浪漫主义思潮集大成者也不为过。

“情”的表达是浪漫主义手法的表现。汤显祖的文学创作和戏剧观以“情”为核心,认为戏剧的本质就是情的抒发,强调真情至上,由此构建了唯情主义的理论观,所展示的艺术审美意蕴与《毛诗序》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谓是不谋而合。汤显祖笔下的情并不孤立,也在很大程度上吸收李贽的“童心说”,高举“至情”的大旗,对理学和封建礼教进行批判反抗。

汤显祖认为:“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说的就是情是诗歌的原动力,而这种原动力就是能否被读者认可的关键。因为有情的存在,才有了“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杜丽娘形象。正如汤显祖所言“情不知从何而起,一往而深。”汤显祖敏锐地捕捉到附着在“情”上的生命力,营造了一个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平行世界,将道德论理隔离在外,突出了能够战胜一切的“情”,以之为武器,直接地对传统婚恋和封建伦理束缚进行鄙弃和批判。

《牡丹亭》培养了人们对传奇的审美和认知。通过入梦、还魂等情节确立了传奇这一新型文体奇幻的浪漫主义风格,持续影响着后继者的创作,并使得“奇幻”这一印象成为传奇的标签。同时,汤显祖将文学艺术变革与时代思想变革并驱,使得《牡丹亭》成为引领后代的启蒙者。

《牡丹亭》对此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曹雪芹的《红楼梦》虽隶属于长篇小说,同样也营造了奇幻的世界,通过神话故事的设定让读者感受到飘渺和恍惚,细品《牡丹亭》与《红楼梦》,不难发现两者有许多共通之处,曹公也曾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著《红楼梦》的确受到《牡丹亭》的影响,也曾极力在林黛玉身上刻画杜丽娘的身影。但在同样极力追求至情的《红楼梦》中,两者至情包含的内涵又是不同的。与杜丽娘、柳梦梅与生死斗争追求爱情相比,宝玉和黛玉“发于情,止于理”的爱情悲剧至始至终都被礼教牢牢束缚了,不仅在开篇就奠定了悲凉的气氛,更是以美的凋零、情的毁灭、以及贾府由盛而衰的命运悲剧收尾,使得《红楼梦》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一部真正的悲剧作品,让人感到沉重的缺憾。《牡丹亭》是梦境,《红楼梦》是现实,可谓是戏如人生,人生却不如戏。

结语

总之,对于无论《牡丹亭》是喜剧或悲剧的讨论和探析都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人物、某一部分、某一事件,其影响更不局限浪漫主义的至情。《牡丹亭》不仅是写给当世的,更是写给未来的,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在每个时代都能彰显其文化内涵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许建中.《牡丹亭》的剧情结构与思想表达[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38-143.

[2]何小平,曾艳.《牡丹亭》悲剧审美形态论[J].文教资料,2007(19):73-77.

[3]李祥林.明清女性接受视野中的《牡丹亭》[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107-112+123+128.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