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浅谈美术馆中公教活动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江殷洁;四川美术学院

“美术馆的重要性,已随着世纪交替而有更新和更前瞻性的规划与发展”,曾任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黄光男教授在他新出版的《美术馆管理》一书的前言中如是说。他认为,美术馆作为一个特别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它是用最为直观的图像保存着人类的记忆、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传承着文化的延续、传播着人类的知识。在过去的社会文化各类别的发展中,人们对美术馆的认识是较为陌生的。[1]但是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美术馆不在只是一个固定的、局限的建筑空间,它被看做是一种以全方位、整体性与开放式的洞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在西方国家,带孩子去看展览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就像我们国家的父母周末带孩子逛公园一样,且它当是一种消遣。而周末在美术馆博物馆的消遣恰恰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为孩子开启一扇艺术的大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有不少家庭热爱旅行,一到假期就会带孩子去到不同地方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领略多样的文化艺术,扩充孩子的生活体验。有时代触觉的人,希望在闲暇时光也能看到一场有品位的艺术展,跟艺术品合影留念,与艺术家或同样热爱艺术的人互动,跟朋友们也能在除了下午茶的八卦外,增加些艺术性的谈资(而不是互相诉说家长里短)。

所以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体入馆参观,当然也有学校组织的学生团体参观。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我国许多的家长也选择带领孩子观看艺术展来培养其兴趣和情操,艺术活动的参与者越来越幼龄化,让我不禁思考美术馆是否应该把公共教育放在首位,更多地组织相关的活动,让更多的群体走进美术馆,更大作用的发挥其教育功能。在艺术的熏陶下使孩子认识世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艺术细胞,提升艺术素养。小孩天生就有好奇心、创造力,他们所感受到的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幸运,在大城市有很多机会可以欣赏到一些高水平的艺术展,甚至能够亲眼目睹国内外艺术大师们的真迹,这些体验都能带给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以极大的丰富。

李开复曾说过:“未来什么都有可能被替代唯独艺术和娱乐不可能被替代。大数据时代,机器把知识领域的事全做完,那人类和机器的竞争关键,在于智慧,在于体验,在于创造力。”十几年前,或者二十几年前经常会有人说:“学艺术能当饭吃吗?”学习艺术不能当饭吃,但是艺术能够增加对生命感的体验,音乐、诗歌、书法、绘画等都有助于提高孩子情商,塑造完整的人格。而且在现在这样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愈加繁荣的大环境中,想要不被机器替代,唯有靠智慧的头脑和自身创造力。吴冠中也曾说:如今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艺术对于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的重要性,而这些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艺术是人在生存环境当中,对世界的认识、认知、感知以及对于美的一种表达。经过艺术熏陶的孩子,他们待人待事以及面对这个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眼里充满了色彩。《人民日报》曾刊发一篇题为《美育是一种刚需》的报道,文中开头说,在蕃茄田艺术国际儿童艺术展的现场,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一幅作品是不是破损了?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他们将在艺术的世界里照样撑起一片天,他们的未来将拥有无限可能。

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是整个人生观,所以艺术教育一定是润物细无声的,当父母从也心底开始爱上艺术的那一刻,这一切才真正发生。所以现在我们的展览就应该有一部分针对儿童来设计,增加亲子间的互动,既在观赏玩耍中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也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使其家庭更加和睦。

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观时,遇到一位母亲怀抱着特别小的孩子在欣赏徐悲鸿大师的画作,嘴里还喃喃自语着,像是在给怀中的小朋友讲解展览之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我遇到了一家人带着小孩子,父亲在给孩子讲木偶戏,说展出的这些木偶,这些曲目,说这些是中国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

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让这种文化自信从小就生长在孩子心里发芽成长,我想也许小孩未必真能看懂什么,也未必在离开后还记得起什么。但是让孩子从小就浸泡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势必会带给他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我相信,在博物馆、美术馆展览这类脱离日常生活的环境里获得不同体验,既可以使孩子与父母共同创造回忆,增进与父母的感情。又能让孩子试着与艺术家、博物馆员工以及其他前来看展的人进行交流,或许能引发孩子对某一领域的兴趣爱好,增长各类知识。

正如殷双喜曾在“第二届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大展”研讨发言中提出,当下的美术教育一般不注重对儿童批判眼光的培养,而当代艺术在这方面很有优势,特别是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美术馆中的儿童当代艺术教育的教学策略重点应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教与学,需要进行积极的知识建构,培养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美术馆常见基本公教运营模式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儿童提供美术教育、创意、设计、表演视频剪切;同时配合开展以绘画设计为主题的亲子课程、创意手工、小剧场等儿童早期教育活动。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的为主美术馆以给更多的中国小画家和家庭提供优秀的儿童教育方式及轻松舒畅的学习环境为主旨,除汇集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课程以外,还可以开设专业美术工作室,作为美术延伸活动课堂,注重孩子艺术批评的眼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公教作为美术馆内部的一个文化机构,既是中国现代历史自身写作的需要,也显示了中国文化艺术史自觉努力地进入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艺术史的进程。美术馆这种从“从娃娃抓起”的文化自觉、自省和自信意识对于整个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壮大,社会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将发挥出积极重要的作用。

美术馆针对儿童观众的艺术教育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种表达内心的渠道,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对艺术产生永久的兴趣,甚至萌生创作的欲望。他们是当代艺术滋生的未来土壤。对美术馆公共教育人员来说,根据当代艺术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以及儿童的成长规律,积极有效地开展当代艺术的美术馆儿童教育,也就是在培养当代艺术的未来。[2]但是当代美术馆的儿童艺术教育是一个新领域,作为艺术教育的载体,它还需要不断地尝试、研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1]黄光男,美术馆管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1页.

[2]文航.当代艺术的美术馆儿童教育初探[J].中国美术馆,2016(06):75-77.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