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浅议黄华兆水彩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张帅,马蒙娜;湖北美术学院

黄华兆,壮族,1977年生于广西防城港市,2004年本科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教油画专业,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水彩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徐悲鸿画院油画院研究员,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黄华兆是我国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擅长水彩画与油画创作,活跃于当代画坛。其作品风格鲜明、技法娴熟,将油画的厚重写实与水彩画灵动挥洒的绘画语言融汇贯通,作品文化内涵深厚,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个性的有效统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欣赏价值。

作为近年来涌现的优秀青年画家代表之一,黄华兆是近年来各类全国性,甚至国际性展览中斩金夺银的“获奖专业户”,他创作的水彩画、油画作品曾获法国巴黎东西方国际美术大展“金奖”,第九、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的最高奖等奖项。其中《海路盛世》、《民族之花系列》、《灵光系列》、《天语系列》等作品在国内外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获得文化部首批国家艺术基金的个人立项资助。

黄华兆虽是中国当代水彩画家中较为年轻的佼佼者,但却有着不同于一般年轻画家的丰富经历,大学毕业后短短几年内辗转于南宁、香港之间,后又奔赴宁波,从教师到设计师再到杂志社编辑,生活和工作上的变动使他具有了超乎同龄人的生活体验和率性而坚毅的性格,朴实无华的外表遮掩不住他内心的狂热和激情。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黄华兆都是稳重、踏实而勤奋的,对于艺术上的追求,他更是孜孜不倦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黄华兆曾说“在作品里面有自己想说的话,有自己的心,既然用心了,不管别人如何评价,对我来讲,都是值得自豪的。”黄华兆是一位极富想象力和艺术激情的艺术家,对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黄华兆的心中也有着更高的艺术追求,其艺术之所以独具特色正是他敢于探索和尝试、勇于突破、不断求新的结果。

一、黄华兆水彩作品艺术特色分析

黄华兆水彩作品从山水空灵氤氲的广西到繁华喧闹的浙江,题材上从风景、人物到风俗、静物再到宗教题材以及传统文化的组合,手法上从写实到意向,形式上从具象到构成、抽象。黄华兆的水彩艺术有着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一个由形到神、由外而内的转换过程。尽管艺术语言的纯化是黄华兆对水彩艺术自始至终的追求,但他显然早已向着精神内涵的表现与观念的呈现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一)民族之花——黄华兆水彩艺术的民族性

近年来,水彩画在国内发展迅速,作为一种外来形式的水彩画正朝着多元化创作方向迈进。在当代开放多元的艺术格局下,中国画家正面临着选择,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自己的坐标点,黄华兆出于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怀,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寻根意识。黄华兆笔下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在形式、结构、材料、技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融入了民族元素,例如《民族之花系列》(图1-4)作品以西南少数民族少女为母本,用的肖像画等形式加以表现,涉及苗族、瑶族、傣族、壮族、彝族、藏族等,尽管作品尺幅不大,但也别有一番风味。这一系列作品力图达到艺术的现代感和民族性的统一,不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内容的描写,或者是技巧的运用,都可谓多姿多彩佳作连篇。

民族之花系列

也许是自身少数民族(壮族)的身份和成长环境(广西)使得黄华兆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有着特殊的情感,对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因此,黄华兆对少数民族头饰与服饰的造型及色彩等有着几近痴迷的偏爱,对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把捉与表现也更为准确、到位。黄华兆的少数民族肖像画或头像或胸像,但基本都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少女形象。在黄华兆早期的肖像画作品中,他不仅将早年研习油画的过程中练就的扎实而熟练的造型能力和写实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在水色语言的运用与表现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些作品面往往以冷灰或黄褐色的调子为背景,人物造型严谨结实、刻画细致,五官及面部表情的描绘都极为写实,与民族服饰虚实处理相得益彰,画面松紧有度,画风水色灵动,既纯朴厚实又唯美典雅甚至头饰及服饰的每一个细节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下笔明确而肯定。尽管在人物的造型及块面的处理上尚未完全摆脱其油画技巧的影响,但其水色语言的运用和对光影效果的处理也使得画面渗透着清新灵动而典雅韵致的水彩味。

艺术终归是一种精神的显现,支撑艺术作品生命的支柱是作品表达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动作、线条、色彩、等表达的形象来传达情感,使别人体验到画面传达的感情,这是一张画成功的魅力所在。如果说黄华兆笔下的南国风光是其对家乡故土的思恋之情的自然流露,“灵光”系列作品寄托着画家对佛教净土的向往,“天语”和“色域·国剧”系列作品承载着画家对传统文化的追慕与反思,那么其少数民族肖像系列作品则可以说是画家对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质朴纯真的情感世界的景仰。

(二)水色淋漓——黄华兆水彩艺术的色彩与笔法交融之美

黄华兆水彩艺术之所以独特还在于其画面呈现的色彩与笔法交融之美。其作品颜色内敛温润,色调明快而不张扬,用笔流畅潇洒,用水收放自如。

色调是一种贯穿于画面整体微妙的视觉效果,体现色彩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诸多绘画形式中给予受众视觉神经反应最快速、有效、最具张力的一个视觉表现方面,黄华兆作品颜色继承了西方绘画自文艺复兴以来用色的重要传统,在色彩方面则大胆吸取自印象派以来特别是后印象派色彩成果。可贵的是黄华兆并没有走纯西化的绘画道路,他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绘画对颜色的认识及其精神涵义同西方的色彩造型有机融合起来,在作于2012年的《彝族少女》(图5)和作于2013年的《傣族姑娘》(图6)、《红妆》(图7)、《扎頭巾女像》(图8)等作品中,华兆向我们充分展示着其近年来在水色语言探索上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在这些作品中,背景色调变得更为沉稳而雅致;人物造型依然坚实、严谨,但对水的自如运用使得油画的厚重感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则是水色语言的透明感和清新灵动的气息。水色语言上更加简练概括而含蓄内敛,在人物形象的处理上,除五官及面部表情等作必要的细节处理外,其他甚至服饰、头饰等均以大笔挥洒,使得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更加丰满感人。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并且于沉着稳重中渗透着微妙的色彩变化,加之对水和大量留白的灵活运用使得画面整体虚实、疏密的变化和呼应更加丰富多样,写实处一丝不苟,轻松处则如行云流水,严谨而不失自由洒脱,从而将画面形色关系的表现与整体视觉效果呈现推向一个新高度。

黄华兆绘画作品

黄华兆大学时是学油画的,研究生阶段是水彩专业的,因此在他众多作品中还是有很明显的笔法追求,既有水彩笔法的灵动性又有油画笔触般的写实性,既有中国传统笔墨的情趣以及东方关于黑白虚实的体悟,又有西方绘画的浓烈色彩,在虚处行云流水、大开大合,实处又细致入微、精心雕琢,力求做到致广大尽精微。水性材料的最大特点在于流畅,黄华兆水彩作品正是充分利用了水的酣畅,以渲染泼润等技法,表达了典型的东方审美情趣。黄华兆水彩作品并没有片面强调“做”功,一味求细、求真,而是强调“写”,画面表现出了鲜明的生动性和随机性。笔法浑圆畅快、画面效果刚柔并济,既充分表现对象的形象,又寄寓了其性情的艺术效果。心随笔至,淋漓尽致地表达其内心对事物的感悟。他的作品常常出现过虚无飘渺的超现实现状,呈现出远离现实的影子与意境,他以浪漫主义手法来创作画水彩画他强调并遵循着与视觉相关联的西方绘画方式,认为任何精神特色的反映必须依附形的力量,主张“以形为实质,以神为反映。”中国画有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油画虽沉着厚重,但又缺乏东方空灵之美,水彩画既有东方虚实相生之韵,又有西方艳丽真实之境,黄华兆选择中西交融的水彩技法来创作,将色彩与笔法交融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同时又吻合了其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结语

艺术上的探索、尝试与创新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画家黄华兆显然没有受到当今社会各种因素的干扰,在艺术的道路上辛勤探索并体味着其间的酸甜苦辣,在他那些以民族文化为题材的水彩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华兆在水彩画本体语言研究上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这些作品或趁湿晕染,或干笔叠加,用水淋漓润泽,色彩澄澈明丽,线条与色彩的交织和虚实浓淡的水色变化中散发着纯正的水彩味和轻快潇洒的生活情调。

当然,黄华兆在水彩艺术的追求并不是停留在“技”的层面,在传统与现代、古与今对立冲突中以艺术之“思”探求生命之“道”才是其艺术理想所在。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将体现中华民族艺术传统和民族特色充分融入艺术创作,他的作品充分地展现着他广阔的想象力,作品包容了厚重的意识形态、文化内涵与浓郁的时代色彩元素,聚集了多元艺术观念于一体,成为其艺术的独特性。尽管黄华兆水彩艺术表现形式尚在探索之中,但对于其自身而言,这种思考与尝试本身正是其价值所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