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阿特伍德的科幻创作以及理论

摘要:阿特伍德作为一名加拿大同时也是世界文学上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其作品获奖颇多。在其作品类型中科幻小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塔通过对未来灾难状况的推测,让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技术滥用、社会失序、女性权利等进行展示与反思,用小说警示世人,既是作者对于现实世界失衡情况的呐喊,同时也表达出对于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阿特伍德;科幻小说;创作

作者简介:吴雁汶;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一、阿特伍德与科幻小说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被誉为“加拿大小说女王”,也是享誉世界英语文学领域的知名作家。阿特伍德的作品涉及到女性问题、生态问题、宗教文化、技术伦理等方面,其获得的文学荣誉也是较多的,包括布克奖、克拉克奖、加拿大总督奖等多项。

阿特伍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转向创作长篇小说,其中科幻小说也是其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阿特伍德并非是一位典型的科幻小说家,她主要是以女性主义小说创作而著名的。在2003年的时候,其所创作的《羚羊与殃鸡》这本科幻小说主要是以“生物技术危机”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后来她又创作并出版了了《洪水之年》、《疯癫亚当》两部作品,这几部作品形成了系列作品“疯癫亚当三部曲”。接下来,在2017年、2019年阿特伍德有创作了《最后死亡的是心脏》、《使女的故事》的续作《遗嘱》。

二、阿特伍德的科幻创作及其理论

(一)阿特伍德关于科幻小说的态度与变化

其实,从之前对于阿特伍德的采访中可以看到,阿特伍德是否定自己的作品《羚羊与殃鸡》、《使女的故事》是科幻小说,因为她认为科幻小说应该是关于宇宙飞船、怪物这些元素,而自己的作品中所涉及的并不是这些,主要是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推测,所以直到2005年阿特伍德才认为自己的作品是“社会科幻小说。在阿特伍德的观点中,是极力反对将作品标签化的,当然也包括世人将其作品标签为科幻小说。当然,这可能也与当时的整个文学环境有关系,当时对于科幻小说的评价并不好,认为是幼稚而无价值的,这种对于科幻小说的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小说家的创作热情与积极性。

(二)阿特伍德关于科幻小说的几点意见

《在其他世界:科幻小说和人类想象》这部作品是阿特伍德在2011年所创作的,这部作品中讲述了作者本人对于科幻小说的理解和他科幻小说的创作过程。通过阅读这不作品,其实能够发现在这部作品中阿特伍德主要是对于科幻小说背景问题的探讨,当然也包括人物问题,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中探讨了真实世界与科幻世界的联系。

首先关于科幻小说背景问题的设置,为什么要将科幻小说的背景设置在未来或者太空呢?这是因为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存在的,但是如果把科幻小说的背景设置在现实中,则其中发生的事情或者意义它就会与现实与不符合,这也是人们通过逻辑无法推测到的。但是如果把小说背景设置在未来或者太空,这与人们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这样其实还更能够引起人们对小说的关注,因为人们都有猎奇心理,这些新鲜的事情反倒能够引起现实生活中读者的偏爱,因此,科幻小说的背景设置在未来或者太空,才更加增加小说的可信性。

其次,关于科幻小说人物的问题。虽然科幻小说的背景与现实是不一样的,其发生的事情也是当前现实的逻辑所无法推测出来的,但是其小说中的人物并非无迹可寻的。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其实与作者的身份有一定的关联系,以想象的形式预期发生具有关联性的奇幻故事,所以科幻小说中的主要是指想象中的奇幻人物。

当然,在这些关系的梳理中我们也看到了阿特伍德对于真实世界与科幻世界还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科幻小说的背景与人物表现虽然与一般的小说不一样,但是现实的、真实的世界对其创作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总结

科幻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还是比较窄甚至还受到了排挤,这是因为主流文学对于科幻小说有着一定的偏见,但是这不是我们否定这些科幻小说价值的理由。从阿特伍德的科幻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这些当中都包含着对于未来的推测要素,例如《使女的故事》该作品就讲述了一个未来,这个未来是因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所造成人类面临生死存亡。不仅如此,阿特伍德的科幻作品中关于未来推测也确实值得我们去反思现实世界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对于社会底层人们的关系、环境污染等。阿特伍德的科幻小说,通过这种科幻创作的未来推测方式建构起了一系列在灾难化的未来世界,也让我们通过她的作品更加去关注弱势群体,在作品中能够表现出人文关怀,所以,阿特伍德的科幻小说有着其研究的价值,这也是不少的研究者持续关注她的作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陈小慰译.使女的故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2][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蔡希苑等译.在其他的世界:科幻小说与人类想象[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

[3]谭言红.逃离异化的空间: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和《羚羊和殃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11).

[4]邢冬梅,毛波杰.科学论:从人类主义到后人类主义[J].苏州大学学报,2015(01).

[5]蔡仲,肖雷波.STS:从人类主义到后人类主义[J].哲学动态,2011(1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