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浅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当前国际形势的总体判断,得出的关于解决“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问题的总体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中国外交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存在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怎样从理论和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四大赤字;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反复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可能有两点考虑:一是抓住国际话语权,防止陷入国际塔西佗陷阱,习总书记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所以我们要积极发言,讲好中国故事。另一个就是中国作为一个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国,你对未来世界的图景是什么?要说清楚,所以总书记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本文从问题、对策和实践路径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一、当代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和平赤字:地区热点持续动荡,兵戎相见时有发生,世界上很多国家和人民还生活在战争和恐惧之中。在这里我把冲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小国和小国,比如巴以冲突。第二种是大国和小国,比如美国和伊拉克。第三种是大国和大国,比如美俄对抗。实际上对未来世界和平与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仍然是大国之间的和平关系,特别是中美俄欧四者关系界定了世界的和平格局。对于我国来说,中俄关系是全天候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欧关系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关键是中美关系,美国现在把中国界定为战略竞争对手,虽然最近风波较多,但我们要努力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和平赤字背后是深层次治理理念的落后,是“零和博弈”与冷战思维。

2、发展赤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差距拉大,中美贸易战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本质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确定。国际层面与国内层面的基尼系数持续攀升,贫富差距扩大就是“发展缺位、治理低效”的后果,也是当前一些国家出现逆全球化浪潮的主要根源。一方面世界财富在增加,世界粮食总量够喂养2倍现在人口,另一方面世界上全球有8亿多人处于因为饥饿而营养不良,每年大约有4000万人死于饥荒或相关疾病。IMF预计,由于疫情今年有1800万人处于极度贫困,55个国家处于粮食危机之中。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中美经贸脱钩论,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的经贸合作决定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未来区发展趋势,但是当下中美处于互不信任的一种状态,特别是在经贸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主要原因还是“萨缪尔森之忧”。

3、治理赤字:难民问题、全球大流行病、气候问题、美国退群、治理失灵,严重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和代表性,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靠一个国家就能解决。

去年底到今年的全球大流行病,新冠肺炎使得各国都成为了孤岛,特别是美国不断污名化中国,不断在美国内向中国甩锅,而忘记了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2020年5月,法国药企赛诺菲总裁保罗说:优先向美国提供新冠疫苗,因为他与另外一家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合作的新冠疫苗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资助。而全球1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建议新冠疫苗免专利权。这实际上就涉及到紧急资源的公平公正分配问题。是不是要按照市场的规则运作?也就是说投资者优先受益,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穷国的普通老百姓在疾病面前又等不起,他们的生命是不是值得尊重?从而会出现市场规则和伦理价值的矛盾。另一方面,美国不断退群,抛弃作为全球第一大国的世界责任,导致全球治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然而,在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西方大国却普遍表现出保守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倾向,推进全球治理及其体系变革的意愿弱化,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这种失衡被形象地称为“全球治理赤字”。

4、信任赤字。由于文化、制度、道路等不同,以及现实国际力量格局变化,导致中美大国间政治信任严重下滑,舆论导向趋于恶化。王毅在前段时间美中商会以及中美智库的讲话:只要美方愿意,中美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谈。

所以,我们要顺应各国人民的期待,主要是和平的期待、发展的期待、治理的期待。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经济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十九大报告第7个明确指出: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一句话?其实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命运共同体是一体两面的,他们合起来构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内容。两者是从不同视角得出的结论。从整体角度来看,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局部来看就是要求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一体两面,前者是从理念上来进行导向引领,后者可以在实践中落实推动。这是内容与形式、整体与部分关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相互尊重是前提。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内政不容干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各国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反对采用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主要是针对和平赤字,相互尊重是和平的充分条件,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有持久的和平。但是和平不一定带来尊重,比如霸权稳定下的和平。比如:美日关系是和平的,但是日本能得到美国的完全尊重吗?里根时期压迫日元升值,并要求日本自愿限制本国的出口。包括曾经苏联霸权稳定下的和平也是短暂的。所以只有相互尊重才可能持久的和平。这里要强调的是尊重是对主权的尊重。这也是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西方强调人权的尊重。实际上主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权,我们共产党也讲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所以本质上是一致的。

公平正义是准则。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同商量办理世界上的事情;共同遵守国际法,用统一规则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不搞双重标准;使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更好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

这里实际上有三层意思,第一国际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共同参与、共同商量共同的事情才是公平的。第二共同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比如,发达国家一方面消耗了地球大量的物质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根据本国利益之上,在气候和环境问题上又拒绝执行自己的责任,特朗普宣布将终止执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所有条款。第三,当前的国际规则更多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更多的是反映发达国家的权益,所以真正的公平应该是动态调整的额,要反映国际力量格局变化,更多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合作共赢是目标。这是普遍适用原则,不仅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应该成为各国外交基本政策取向;努力扩大各方的共同利益,搭台而不拆台;各国树立多赢、共赢新理念,摒弃你赢我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合作共赢并不是说把发达国家的发展成果无条件的转移给发展中国家,而是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给发展中国家相对优惠的条件,能让其融入到全球化之中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通过合作取得自身的发展。

新型国际关系的三个原则,主要是针对四大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相互尊重可以解决和平问题,公平正义为发展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合作过赢为发展和治理赤字提供了动力,三原则合起来又为解决信任赤字提供了基础。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建设五个世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世界分别对应的是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个维度。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向国际社会描绘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而且也系统阐明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行动路径。他强调,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目标追求和战略思路,完整统一的理论框架,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机统一。

1、持久和平的世界。

国家间和则世界安,国家间斗则世界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构建这样的伙伴关系,就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抵制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大国往往是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关键因素,也对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负有更大的责任。大国之间相处,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2、普遍安全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各国必须抛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新观念。共同就是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对恐怖主义、重大传染病、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要统筹考虑,综合施策。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世界安全,尽量摈弃单边主义和霸权思维。可持续的安全就是要安全和发展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讲,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可持续的安全观必须与全世界可持续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3、共同繁荣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建设这样的世界,就必须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应该成为各个共同的追求,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局面不仅难以维持,也有违公平正义。要创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治协调,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性世界经济。要优化发展伙伴关系,最大限度解决南北之间和地区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4、开放包容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建设这样的世界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相处需要有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需要平等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5、清洁美丽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建设这样的世界,就必须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是对新中国外交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它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担当

我国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在参与全球治理改革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个就是我们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优化与改进,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地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

第二如何改变和优化呢?就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商体现相互尊重、主体独立,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共建体现共同付出,共同责任,同时注重公平正义,即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享体现共同权益,发展的成果应该惠及所有人,而不是少数人与少数国家。

(二)在“一带一路”的实践平台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热烈响应,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面对时代命题,中国愿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我们要通过这个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延伸到欧洲。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构,把亚洲和欧亚经济联盟结合起来,可以说,“一带一路”是一个跨欧亚大陆的大框架,是一个陆海协同体。这种新平台体现的国际关系,和过去国家间的殖民扩张、武力对抗完全不同,它以在一种相互尊重、公平正义、互利共赢的原则要求下来建构,完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或军事同盟,不针对谁,也不排坼谁,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关起门来搞小圈子,而是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致力于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带动本地区以及整个世界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重点领域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国家和区域间的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和跨区域间合作的网络化建构,真正地把“一带一路”区域打造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并通过“一带一路”这个平台来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和构建,从而通过高举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大旗,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公平和正义贡献中国方案、智慧、力量。

构建人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框架

总结

如上图,构建人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框架,首先是问题导向,由于世界存在四大赤字,中国根据国际格局变化,提出中国方案,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本质要求就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两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去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原则要求就是三点,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而这三点他们实际上是分别针对四大赤字。这三个原则,他们实际上根本来源还是在于人类共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表的主题演讲中所提出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同时在三个原则的指导之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布局,实际上是建设五个世界,他的建设路径和目标要求就是打造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亲诚惠容的周边国家关系和正确义利观的发展中国家关系,他的实践平台就是一带一路。五个世界的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最终指向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而这样一种全球治理观,它的理论来源仍然是人类共同价值观,而要坚持这种全球治理观,必须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当下国际秩序体系是优化与改善的关系,并不是把当下的国际秩序推倒重来,而是改变其中不合理的成分,为了更好的体现公平正义,需要更多的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真正的体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从而真正的改进和优化当下的国际秩序体系。

参考文献:

[1]《论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投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著学习出版社2019年6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