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新时代背景下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要:“四史”教育是集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新中国史教育、改革开放史教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于一体,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从高校与“四史”教育的契合性出发,在坚持政治性、把握时代性、突显实践性等方面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高校“四史”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四史教育;高校学生

作者简介:敖梓榕;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强调,“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因此,我们要把“四史”学习打造成当下和今后长期的学习重点,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在高校中贯彻落实好“四史”的学习教育,更具有历史与现实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和实践逻辑,是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之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四史对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了解和感悟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强化责任担当,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四史教育理论内涵

学习“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深入学习“四史”时,需加强对“四史”理论内涵的把握,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担责。

(一)“四史”教育提出时间历程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专门强调,“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建议》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二)“四史”教育理论概述

1)中国共产党党史——救国救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整个发展历程。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断奋斗的。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世界重新焕发生机。

2)新中国史——立国兴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转变为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

3)改革开放史——强国富民

改革开放史,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快速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使中国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社会,并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社会主义发展史——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从苏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社会主义国家遍地开花的发展历程。但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践证明,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并且立足本国社会发展实际,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

三、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在开展学习历史的同时也要明白如何将其运用到育人工作当中,因此,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具有相通之处:

一是性质相同。“四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高度政治性。“四史”是党的奋斗史、探索史和建设史,反映了党和国家在历史重大节点上的政治奋斗与抉择,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发挥“四史”政治育人作用,强化了学校育人的初心使命,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政治方向、明确了政治目标、提供了政治遵循。

二是内容契合。“四史”教育在于深刻洞察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两者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契合,都要求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更高的理论视野审视历史、分析历史。

三是目标一致。两者都是为了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四史”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量带来了契机。使广大学生了解历史,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所以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为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习四史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任务,从高校与“四史”教育的契合性出发,在坚持政治性、把握时代性、突显实践性等方面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高校“四史”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一)“四史”教育具有政治性,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杜绝历史虚无主义泛滥。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股本质上否定“四史”的社会思潮,它意在歪曲和否定“四史”中的事实和结论,用扭曲的历史观、错误的历史分析方法和耸人听闻的言论动摇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危害巨大。因此,向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优秀文化风采,使其全方位了解真实的历史脉络,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正确的历史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二)“四史”教育具有时代性,要切实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感意识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青年的巨大鼓舞。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把握现在中国发展的大势,树立自己的使命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贯通起来,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力争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引领时代的一流人才。

(三)“四史”教育具有实践性,要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创新。

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实是历史的发展,而学习教育则是联结历史与现实的中间环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体系设置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五门课程,“四史”教育内容已全面融入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并在各门课程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高校“四史”教育作为带有鲜明价值取向的“历史课”,在思想政治课堂上不仅需要讲好传授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知识,更要以较为新颖的授课方式设疑引思,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思想政治课程创新。

(四)增强高校师生历史思维能力,掌握正确的历史方法论适应新时代发展。

积极在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而是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历史思维,学会用历史视野看待过去将来的辩证关系,努力增强师生的历史担当感。在日常学习教育实践中,更是要进一步把历史结合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更深层、宽领域、有丰富内涵的学习。让教师明白自己的教学职责,学生知晓学习任务,双方都做好之间的应有之事,努力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与新环境。

五、结论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在高校工作中重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授课相关联,加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四史”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四史”知识入心、入脑并指导实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3]袁秉达.学习“四史”的深刻意蕴和战略意义[J].党政论坛,2020(07):11-14.

[4]王炳林、刘奎.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8):64-7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