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作者简介:刘初秋,邵阳市商业技工学校;发表于《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期刊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要求,国家档案局指出,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新时代农村档案工作创新方法和模式,达成农村“治理有效”要求,进而维护基层干部和农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村务公开,构建和谐新农村。本文介绍了做好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当前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且从管理体系、管理监督机制、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不同角度,思索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打破传统农村档案工作藩篱,为农村档案工作创新以及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农村档案工作;乡村振兴;管理体系;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构想以来,农业、农村、农民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成为国家发展重点关注对象,农村档案工作作为记录农村各个时期发展和变化的重要依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引领下,农村档案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在探索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农村档案工作,地区差异大,建档成果难以巩固,给农村档案建设工作造成阻碍。为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相关部门必须开拓创新,仔细钻研,探索农村档案工作新建设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翔实的数据信息支持。
 
  一、做好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意义
 
  农村档案是村级各组织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村民自治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关乎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对做好农村档案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档案工作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新形势下关于农业农村发展重大方针,对农村水利、土地承包经营、集体林权、精准扶贫等方面下发对应档案管理办法,农村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逐渐向规范化、现代化、法制化发展,为提升农村治理能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做出重大贡献。
 
  目前,农村档案工作与城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档案事业发展不均衡、人员配置不合理、运行管理不规范、服务效能低等问题。同样的,农村自然经济条件、信息化建设手段等也对档案工作发展造成影响。具体来看,做好农村档案工作,首先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档案工作是“三农”档案发展全貌的真实记录,也是乡村振兴和系农村建设过程与成果记录。“互联网+”深度融合趋势下,农村档案工作突破农村范畴,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变革原有农村档案管理旧模式,为农村乡村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能够维护农民基本权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基本权益在各个方面有了较为具体的定义,但这些基本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还需要法律和政策支持。农村档案工作目标是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国家最新政策方针,农业农事信息等,帮助农民科学规划个人生产生活,是农民维护自身权益最有力的凭证。最后,能够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要对农村进行统筹科学规划与界定,选择农村档案中有效资源和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开发,以此为依据,执行具体执行计划,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必要经验和可靠参考数据。
 
  二、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档案工作意识淡薄
 
  总结农村档案工作现有情况可以发现,档案工作意识淡薄是普遍存在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各种档案管理方案和文件下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档案工作受重视程度,但与政府部分其他业务相比,档案工作整体处于政府发展边缘位置。大多数县、乡(镇)领导和涉农部门、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有基本正确认识,但整体意识较为淡薄,部分分管领导、村民委员会及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工作没有较高技术含量,是一份轻松舒适的工作,工作人员往往由离退休或者老同志担任,缺乏具体档案管理和工作知识,忽视了档案工作的专业性、业务性和信息性。或者,部分人员受传统思维限制,重藏轻用,只注重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等业务内容,忽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没有将其与“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档案工作具有滞后性、间接性和潜在性,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或者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档案利用需求迫切性缺乏正确认识,档案工作服务意识淡薄,处于滞后状态,无法有效助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等领域。
 
  (二)缺乏完善档案工作体制
 
  乡镇属于基层政权组织,包含完善的职能部门、派出机构、村委会(社区)等组织机构,县级档案馆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农业、林业、水利、扶贫、财政、社会保障、司法等多个领域,乡镇档案室则主要集中管理辖区内所有农村档案。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农村档案管理体系呈不完善情况,无法对所有档案进行集中管理,一般只管理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下发的文件,辖区内其他部门或者机构形成的档案材料均由各部门自行立卷管理,部分甚至没有归档立卷,只是简单堆积在一起,档案集中统一管理面临很大困难,更无法有效利用农村档案。同时,制度执行刚性不足,部分农村基层档案工作处于讲起来重要,执行次要的状态,尽管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但是缺乏强有力的制度刚性约束,责任和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另外,部分农村档案还缺少规范管理制度,出现借阅不登记、归档不及时、收集不全面、移交不办手续等情况,再加上档案室面积狭小,缺乏相应防火、防潮、防尘等设备,缺少齐全保护措施,导致档案损毁、霉变等。
 
  (三)农村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不均衡
 
  目前,我国农村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处不均衡,多数乡镇档案信息化建设知识处于文件条目录入阶段,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原文数据库,主要原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专门档案管理库房、电脑、专业化档案管理软件等,答案检索方法也较为老旧,以纸质档案管理+手工查询为主,严重阻碍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
 
  (四)档案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农村档案工作是农村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实际看,各个乡镇及涉农部门档案人员大多为兼职,除了档案工作外,还兼职会计、统计等工作,档案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档案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人员工作水平及业务能力难以提升,档案工作不熟练,部分人员甚至无法独立完成档案收集、归档、管理等工作,影响档案工作正常开展;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将档案工作看作一种负担,得过且过,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档案工作,导致档案工作停滞不前。
 
  三、农村档案工作问题解决措施
 
  (一)树立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意识乡村振兴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要求,有序推动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首先,任务式转变传统档案工作观念,利用广播、电视、会议、微信、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力度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档案工作相关条例,增强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档案意识,促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性,以及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价值。其次,档案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找准农村档案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结合点,聚焦现有农村经营体系,以维护和保障农民基本权益为重点,开展档案收集、管理、利用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农村事务管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档案工作者工作服务效能和责任意识。最后,在树立新时期档案工作意识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还应当厘清思路,将试点工作作为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有效抓手,将探索实现农村现代治理和村级档案资源完整化、规范化作为发展目标,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制定符合农村基层治理需求的档案管理基本目录,明确管理路线、时间和任务,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农村档案工作样板。
 
  (二)建立完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
 
  农村档案工作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工作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是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为保障新农村档案工作推进,第一,要健全相关机制,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工作网络,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压实各级责任和工作范畴,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项难题,确保相关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建立督导机制,组建市、县督导组,建立周、月、季链条式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到农村进行工作督导,促进相关制度全面落实,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工作考评机制,以绩效考核和业务考评为基准,制定工作考评方案和业务考评细则,并将工作指标纳入市、县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半年一小考,一年一大考,确保农村档案工作改革有序推进。第二,强化保障体系,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农村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门档案管理人员,确保其有充足经历和时间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并做好农村档案管理、监督和制动工作;重视业务指导工作,将农村档案室进行全方位的分类分层指导和工作讲评,做好业务保底,及时发现和解决农村档案工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渐形成符合农村治理、发展和群众需求的方案工作模式;强化经费和设施保障,配备安全、便利、使用的档案室,并配置满足档案保管需求的档案柜、空调、温湿度控制仪及消防设施,合理规划档案分区,确保存档有场所,管档有专人,建档无盲区。第三,完善相关制度,基于我国档案法、档案管理条例、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等,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档案收集、管理、保管和利用、借阅等制度,涵盖农村经济发展、扶贫攻坚、农村政权建设、土地经营流转、社会保障等领域,形成完整农村档案科学规范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确保农村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利用规范。
 
  (三)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在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建设中,发挥档案利用能效,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是最终目的。一方面,将农村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规划,不断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渐实现档案存量数字化建设、档案电子化增量和数字化管理,不断丰富档案室藏量,扩充档案室收集和保管范围,实现农村档案室藏门类齐全、载体多样,以解决农村档案数量大、类目多、范围广、工作人员少等问题。通过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将各地先进农业生产经验、最新农事信息、扶贫攻坚成果、美丽乡村建设等信息推广开来,为农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服务,提高农村档案服务社会和经济效益,助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重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围绕农村重点工程项目,基于室藏资料汇编涉农政策、科技信息、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便于农民查阅和应用;还要注重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行计算机管理和资源共享,在网站上开设农村档案信息专栏,公布政府及涉农部门已经下发和开放的各种档案资料和信息,还要设置农村文档服务中心,使农村百姓享受便利、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查询和利用服务。
 
  (四)重视农村档案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做好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关键是重视农村档案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倘若没有一支专业知识夯实、技能娴熟、业务能力强的档案工作队伍,将难以实现档案工作高效、高质量创新改革,也无法实现档案工作顺畅开展。一方面,强化农村档案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每年定期组织分批组织人员开展档案业务培训,主要针对档案整理规范、归档范围、保存期限、档案管理和应用法律法规、现代化管理流程和技术等进行系统培训,还要针对工作中重点突出问题、典型问题展开详细讲解和示范。为提升培训实效,在业务培训中,要积极创新,采取多样化培训手段,如集中培训、示范培训、现场观摩、实际操作指导等,组合使用不同培训手段,提升农村档案工作人员个人素质和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加强档案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组织纪律性,避免泄密、失密等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农村档案工作革新提供了新机遇,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档案在“三农”问题解决、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正视目前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树立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意识、树立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意识、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重视农村档案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措施,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真正做到建档为民、赋权予民、用档惠民。
 
  参考文献:
 
  [1]争当农村与档案工作融合发展的“探路者”——档案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温州样本[J].钱青.浙江档案.2021(10)
 
  [2]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研究[J].罗静.农业经济.2021(07)
 
  [3]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沂源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思考[J].唐敬霞.山东档案.2020(06)
 
  [4]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研究[J].傅厚春.兰台世界.2020(12)
 
  [5]加强农业档案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朱秀娟.办公室业务.2019(20)
 
  [6]“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农村民生档案服务及保护工作研究[J].杨彬.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1)
 
  [7]农村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方式研究[J].鹿志君,王承国,李高平.山东档案.2019(02)
 
  [8]加强乡镇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J].张安龙.农民致富之友.2019(05)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