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问题和策略

摘要:根据学生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体系的要素可以概括为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提高阅读质量、实践实训课程与实践平台相结合、改变课程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培养应用型教师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语文素养
 
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其人才培养定位既要区别于应用型专业,又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相一致。因此,如何协调两者的发展成为高校积极探索的课题。结合学生的就业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适用性可以定义为学生在综合素质较高的前提下所具备的专业岗位能力。
 
这既强调了与专业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能力,又体现了普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人才培养的理念。为了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刻把握文科专业适用性的内涵,笔者对本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课程教学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专业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学生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为深刻把握语文专业专业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了上课听课、教师访谈等方法,发现学生学习中主要存在学习主动性弱、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素质不全等问题。
 
1、学习主动性不强,专业认知消极。
 
从上课听课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倦怠,学习意识和主动性较弱。对于一些文学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大量的自主阅读非常关键,但学生不读、不思考、不写作,导致对作品的理解简单,只知道故事的梗概而不知道其他,只知道人们遵循什么,缺乏个性化的见解,导致课堂上师生无法形成真正的互动对话,有些讨论课也不尽如人意。在语言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注重记忆简单的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而对短语、句子、语言现象的分析缺乏自己的理解,学习功利性明显,这充分体现在他们对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课程的排斥上。在写作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积极性不高,对老师的写作要求怨声载道。从以上表现来看,学生学习主动性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行为疲惫,存在明显的负面职业认知。
 
2、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不够深入。
 
根据上课听课情况和课程考核情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弱。文学课程,各个时期文学思想、流派、作家作品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评价,学生课堂回答不完整或模棱两可,古典文学的历史背景知识相对缺乏,这些内容在课程考试中也是失分的。
 
现代汉语课程是一门失败率很高的课程。通过对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教师主要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了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每次讲解后都会有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做,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受访教师表示,这与学生日常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也与学生对文科的理解偏差有一定关系。比如学生普遍认为文科题目是主观的,只需要回答自己的理解和知识,从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专业素质不全面,核心能力不突出。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为:“能够独立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新闻、出版、文案创意设计,在教育教学和文案创作方面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总之,教学、科研、写作是体现在培养目标中的三大能力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受到高度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非常重视这些能力的培养。但总的来说,学生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首先,在教学中,学生阅读和分析作品的能力较弱。从教育见习和试讲来看,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但阅读作品缺乏感染力,分析作品缺乏个性化理解。根据《中国名篇教学指导》的课堂情况,学生对教学目标和难点的设计不清楚,缺乏对作品内涵的掌握和阐释能力。
 
其次是在科研方面,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文献检索能力弱。从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来看,缺乏原创性,思维狭隘。文献综述只罗列文献,缺乏归纳、分析和评论。创新意识的缺失也体现在课程考核中,学生用太多教材答题,创新性的个人意见很少。
 
再次,在写作上,学生的文风写作多为虚幻题材,缺乏现实感,强调抒情情调,缺乏思考和论证。应用文写作标准仍需加强。此外,最能体现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毕业论文存在逻辑混乱、表达不合逻辑、论点与观点分离等诸多问题。
 
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掌握薄弱、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关键原因是教师对专业核心能力的认知不清晰。从课堂授课和对专业教师的访谈来看,教师对单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非常明确,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能力培养中课程与课程的逻辑关系并不是很突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可能掌握了一定的能力,但整体综合素质并不突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要素。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专业特点和就业趋势,专业核心能力体系的构成可以概括为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1、阅读能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专业的基础,也是提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阅读内容选择、阅读方法科学和阅读效果评价三个方面。
 
阅读内容的选择,也就是读什么,书籍的选择往往会影响自己的阅读视野和思维模式。从学生阅读内容的调查来看,阅读更注重通俗性和通俗性,视觉化倾向明显。网络小说和影视作品受欢迎,而很少有学生积极参与经典原创作品。阅读范围相对狭窄,以专业书籍为主,文学类书籍较为突出,很少涉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书籍,导致知识结构不完整。
 
阅读方法,即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将直接影响阅读质量。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不太关注阅读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更喜欢像简介一样粗略阅读或像片段一样拆解,缺乏完整的、探索性的分析性阅读。至于阅读效果,也就是阅读的质量评价。
 
从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作品欣赏缺乏个性化的深度思考,文本意义理解差,国学经典理解差,文化常识模糊。学生阅读能力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阅读能力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尤其是对于想从事教育的学生。导读能力和工作分析能力的发展与自身的阅读能力密切相关。
 
2、朗诵能力。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之一,对师范生尤为重要。朗读是在文本阅读的前提下阅读和欣赏文本的过程,与学生的认知积累、语言表达、美感和文化传承紧密相连,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对今后工作的实际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但据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理想,无论是经典作品还是现代文阅读都存在情感缺失、节奏不准、语速快、语调不变等问题,充分反映了学生在语言运用上的不足。
 
对于师范生来说,阅读教学能力是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大声朗读,得不到它磅礴的概括,不秘密背诵尹田,探索不出它深远的韵脚。”[1]只有大声朗读,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趣味性和魅力,引领学生实现精神成长,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3、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特征。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拥有过硬的语言功底和扎实的写作功底将在人才竞争中占据很大优势,因此写作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从专业目标来看,学生的写作范围主要包括基础写作、应用文体写作、新闻写作、文学文体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这些写作课程整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学生的写作实践来看,基本的写作知识掌握扎实,各种公文、事务性文件的写作格式相对规范,但语言表达的严谨规范仍需锤炼。各种文体的写作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在立意、立意、思辨上缺乏独创性和严谨性。从写作结果来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论证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新闻、传播、新闻评论等应用文写作练习普遍较弱。无论是个性化的文风写作,还是应用文体、新闻文体等应用文写作,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4、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既是学生素质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专业核心能力体系的最终体现。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学生的读写能力与其研究性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是专业培养的重点。
 
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不是培养专门的研究型人才,否则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没有区别,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动性。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研究性学习能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其培养应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它只存在于一些课程知识的提问和讨论中,并没有完全渗透到所有的课程教学中,也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缺乏研究性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和提升。因此,研究性学习能力应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要素紧密相连,阅读能力和阅读能力是基础,写作能力是关键,研究性学习能力是知识迁移和能力建设的充分体现,是专业核心能力要素中的关键。这四个层次密切相关,共同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素养的重点。明确这四个方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策略。
 
中国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以提高阅读质量、改变课程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应用型教师为重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一)注重阅读质量,加强思维训练。
 
阅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教学实践来看,每个老师都会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但从整体效果来看,阅读质量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做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应该使我们的阅读材料多样化。
 
聚焦“读经典、读文学、读前沿”,既能保证阅读的经典性和时代性,又能让学生有一定的研究视野。读经不仅要读关乎人类命运的永恒书籍,更要读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权威著作,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格局和品味。
 
阅读文献要阅读已有的研究成果,保证文献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质量。阅读前沿,即教师要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动态反馈给学生,如影响广泛的最新著作或语言现象,一些理论前沿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会与时俱进。
 
第二,要提供一定的阅读方法。
 
阅读在课程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得不到保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增加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课程,让学生学会阅读。
 
第三,我们应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读书笔记、在线问题交流讨论、小论文等方式随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从而提供一定的措施保证阅读效果。阅读的目的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可以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建设。
 
因此,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真正实现问题驱动的自主学习。
 
(二)实践教学与实践平台相结合,全方位推进实践能力培养。
 
在生活和学习中传递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衡量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通过体验接受和学习知识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应用能力评价标准和培养方法,将实训课程与实践平台相结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是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将实训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
 
学校可以根据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体系,开设中外经典名著阅读、阅读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文案写作等相关实践训练课程,设计有效的实践训练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些课程要结合一定的实践环节。比如阅读训练可以结合提升学院基础素养的“十万”工程,在学生掌握一定阅读知识的前提下,分学期循序渐进地开展阅读活动。经典名著阅读课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强调教材和作品,如分析解释能力。训练是能力的培养,实践是能力的检验。两者的充分结合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二是以就业为导向,分层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中小学教师是主要选择,少数考研,部分选择国考或企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模拟训练、中小学优秀教师示范教学、中小学课堂教学深度体验、个人试讲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并同时定期开展丰富的技能竞赛、朗诵比赛、创意写作比赛、语文知识素养竞赛等。,为走上真正的教学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学校要真正落实导师制度,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申报和研究创新创业项目,或积极参与导师的研究,在研究实践中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国考等相关培训。
 
组织相关教师结合学生参加国考情况进行指导和培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分层次培养不是把专业人才培养向技能培养方向发展,而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有所用,从而顺利衔接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是构建完善的内外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基地。
 
地方高校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输入大量人才。学院可根据学生就业趋势,与当地中小学、政府机构、新闻出版企业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在实践单位得到发挥和锻炼。此外,学校要重视文科实验室和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采用工作场景的模拟训练或实践训练,让学生直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增强专业意识,提升各项能力。
 
(三)以深度学习和创新思维发展为导向,推进课程教学和评价。
 
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重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整体,师生关系是一种实践的主体间关系”[2],但从众多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师生关系的双向互动并没有真正实现。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课和学生接受为主,考试方式一般以试卷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是3: 7。
 
通常成绩是三个作业,文学课的作业通常是读后、鉴赏、小论文的形式,语文课的作业大多是基础知识的考查。
 
作业倾向于掌握记忆和主观性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并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注重创新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首先,问题要贯穿课堂教学。问题驱动和启发式教学是深度学习的前提。教师要根据章节要点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问题。问题应该分层次、分层次地设计。教师要安排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围绕问题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理解、选择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要以探究学习为重点,启动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以讨论为主,学生带着思考进入学习,对问题进行批判和论证,追根溯源,论证观点的真实性,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要提高过程考核的比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增加过程性评价结果的比重,可以让学生把学习重点转移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期末突击复习。第四,实行全程学业评价方法。高校应将学生从课程开始到结束的主要学习行为纳入课程评价,包括出勤、课堂发言、作业、阅读报告、主题论文撰写等。,并科学设定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标准和权重。
 
这样就可以把学生注意力的焦点从期末考试转移到过程学习、日常学习积累和对课程的思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建构能力,学生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技术和社会。”[3]毕竟,一所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素养和优秀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让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而不仅仅是适者。
 
(四)注重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大学教育的灵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不断提升的能力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一是教师结构要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结构,还要有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高校教师大多不了解相关行业和职业的现状,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缺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能力”[5],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
 
因此,高校应向教职员工招聘实用技能型人才、专业领域优秀人才或专业领域专家学者,使教学结构整体呈现学术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多元特征。
 
其次,教师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因人而异,重在实践能力建设”[6]。教师的知识接受要与时俱进,了解行业发展,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实践能力。学院可以结合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专题培训。
 
比如组织专家讲座把握知识前沿,举办中小学校长座谈会把握教育现状,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座谈把握人才实际需求等。,使教师能够从理论知识的前沿、教育发展的现状和人才的现实需求出发,将教学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再次,真正落实教师分类考核,让教育重心回归教学本质。为了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扭转长期存在的科研考核标准。学校对教师进行了分类考核,将教师分为教学型、教研型和研究型三种类型。但从划分依据、考核标准、教师比例来看,仍以学术研究成果为主,没有体现教书育人的本质,对人才素质培养有一定影响。
 
因此,学校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点,让教师分类考核真正落到实处,让各类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教学做出贡献。
 
最后,教师与其他单位进行双向互动,提高实践能力。学校要引导教师走出去,到其他高校进行专业培训,或者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在职培训、开展研究或项目开发等。,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并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邀请其他单位的人才进来,比如聘请企业的人才到高校任教,为教师发展和学生培养提供实践经验。总之,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的信[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吴小伟,雷亚奇。[7]论实现研究性学习的大学教学改革[J].社会科学评论。
 
[3]张应强,张杨雷。从科技发展新趋势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
 
[4]陈宝生。在全国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的高等教育。
 
[5]张雄武。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6]顾翠凤,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教师主体地位研究[J]。教育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