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论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作者简介:孙喜涛;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首先,这是由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的。客观地说,我国的农业资源禀赋存在着明显缺陷: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淡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草原面积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对于中国而言,农业资源比任何国家都显得尤为稀缺。与此同时,水土流失和耕地的沙化退化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水资源的污染还很严重。我国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处于起步加速阶段,需要占用大量的农业资源。这些因素又进一步加剧了农业资源的紧张,同时增加了对农业的压力。

其次,这是加快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农业处于经济链条的前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工业提供原材料的同时,又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巨大市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虽然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还会不断下降,但是农业对宏观经济的巨大拉动潜力将会逐渐释放出来。我国九亿农民中有4.85亿个劳动力。在努力解决农村一亿多剩余劳力就业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农业毕竟安置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就业。我国农业每年为全国13亿人口提供了近5亿吨粮食。通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实现了粮食储备充裕,供应充足的局面。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和粮食的自给有余奠定了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要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满足人民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是国家财政积累的主要来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逐步走向现代化,其主要的前提是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迈向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状况如何,直接牵动着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

3.工农业的发展历程

人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长期靠采集和狩猎生活。直到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才学会了取火、制造工具和饲养及栽培技术,农业技术上的进步才使得农业发展成为最早的产业部门或第一次产业,它创造了国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并提供了绝大部分就业机会。但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次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呈下降趋势,在需求的拉动下,技术创造活动必然转向产品需求收入弹性高的工业部门,并在工业技术进步中实现投入、产出结构的变迁。

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相对比重的逐渐减小,不仅是由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所致,同时,也是农业部门本身的技术进步,以及工业技术进步向农业扩散所带来的农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有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的自发转换,并不意味着第一次产业的衰落。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现代化与工业的现代化是相生相伴的。发达国家第一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低,但生产力很高,所提供的产品不仅能成分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还有大量剩余可供出口。这说明,技术进步使农业创造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导致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而超过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

4.影响工农业发展的因素

首先是技术因素。这可以从以上发展历程中直接看出。技术进步通过刺激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演进产生诱导力量。市场需求既是社会生产的前提,又是社会生产的目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需求的产业。需求结构的变化,决定着产业结构或早或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一方面,需求结构不论是生产性还是生活性需求,都要受到技术条件、技术进步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革所产生的诱导力量,越来越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来传递和实现。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扩大市场,从而使许多购买欲望变成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

其次是政府的作用。政府对早期工业化的发动和扶植,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工业发展所必须的一定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和港口等必须由政府来提供。此外,政府还要为工业化制定全面计划。基础设施和众多工业企业的建立,不仅需要大量投资,也需要必不可少的外汇,而各种企业之间又有相互依存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制定比较全面而详细的中期工业发展计划。制定这种计划时,要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外汇政策的方面作出综合的研究。

5.经济发展中优先顺序的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唯工业论”才是最佳选择。代表理论有: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在论述“大推进”理论时,就明确提出工业化发展战略。1950年,普雷维什、辛格提出中心-外围理论时,也倡导实行工业化。1953年,纳克斯提出应通过大规模投资的工业化来打破贫困恶性循环。1954年,刘易斯断言经济发展就是工业化,只有工业化才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二元经济结构。1958年,赫尔希曼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变为工业具有较大联系效应,应优先发展重工业。此外,库兹涅茨、钱纳里、斯特里顿等人也都强调过应当实行工业化,工业发展成了经济发展的同义语。此后,在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工业化战略。但在这一过程中,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落后的传统农业的制约,从而引起人们重新认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重新评价农业与工业的关系,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连过去以强调工业化著称的刘易斯、纳克斯等人,也开始修正自己的观点,承认农业的重要性,提出农业应与工业平衡增长的新主张。后来,由于舒尔茨等人关于农业问题的权威性著作发表,农业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学者还纷纷提出一些迅速发展农业的计划与战略,强调农业与工业应协调发展。

这种理论的提出,是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意义:农业可以为工业化提供巨大帮助,对经济发展起着产品贡献(提供农业、原材料等)、要素贡献(提供工业投入因素,如劳动力、原材料等)、市场贡献(提供工业品销售市场)、外汇贡献(出口农产品换取外汇或减少粮食进口节约外汇)的作用;农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的发展:通过农产品加工,农村教育,乡村服务设施等的发展,可以解决过剩农业劳动力就业,同时,也能提高农业人口的平均收入;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农村中乡镇的形成,有助于农业向农业工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如小城镇化);农业生产的提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供求弹性,改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等等。因此发展经济学家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并广泛推行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实现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

[2]宋洪远《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sdpc.gov.cn;

[4]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www.agri.gov.cn;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