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城市新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新经济”的覆盖面广泛、内涵丰富,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和新业态,也包括工业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催生的以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五新”的综合,新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新技术革命,新经济的基本形态是“互联网+”。

关键词: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简介:文锋;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

1引言

新经济的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识经济、共享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依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了东、中、西三个经济带,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新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新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2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经济的发展正逐渐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以技术创新、科技变革为动力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共享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数字化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新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对于新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新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推进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推动我国产业链朝着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方向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城市竞争

城市竞争”并非新的概念,而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话题。从中国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重要工商业城市对人才与资本的争夺,到古希腊雅典与斯巴达等城邦国家间的恩怨纷争,到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商人主导的城市共和国之争,再到19世纪英国殖民印度时期孟买与加尔各答之间的长期竞争,城市间的精彩演义,在历史的舞台上从未谢幕。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竞争,是一个创新与智力要素聚集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迈入工业化中后期,且城市相较于国家平均水平更优异的经济表现,城市正逐渐从以往的“物质生产中心”转型为“信息、学习与创新中心”1。创新型人才、成熟规范的营商环境、研发型企业、科技实力、创新领域的投资等成为更重要的因素。城市竞争更加以人为本。21世纪,在一个更加强调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一个城市对优秀的艺术、技术与商业人才更有吸引力,总体上就更有竞争力。城市的制度、环境与宜居性、商业与文化魅力、便捷交通等“软性”因素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优质的公共服务与制度环境,作为一种宝贵的公共产品,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4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

4.1区域禀赋

区域禀赋指标旨在从整体上把握城市状况、发展特色。由于城市所处地域、特色产业等难以量化。因此,在考虑该指标本身所要评估的内容以及新经济竞争力研究需要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既能体现城市整体状况又便于测量的二级指标。由于新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故而,在衡量城市新经济竞争力的区域禀赋上,应当对城市发展技术的潜力、氛围予以衡量。首先,R&D常用来代指科研活动,在该项活动上的经费投入反映的是城市在社会实验和科学研究上的支持力度。因此,本文设置了城市R&D经费投入强度指标,该指标强度越大,意味着城市在科研活动上的资源倾斜越大,能够给予新经济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越多。其次,城市授权专利数量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城市的整体技术情况,专利授权数量越多,城市技术成果越丰硕,越有利于为城市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便捷的、可获取的技术成果。最后,新经济的主要形态是“互联网+”,互联网接入户越多说明该地区信息基础越好,越有利于新经济的推广。

4.2从制度环境角度

新经济迅速发展所引起的新问题与新矛盾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度设计必须适应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变化,依时依势及时调整。虚拟消费、共享经济、网络借贷等新型消费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问题与新矛盾,而现有法律与制度框架缺乏有效的规定性内容对之加以约束和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与制度内容,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充实巩固新经济与各类新型消费快速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

4.3新经济通过创新释放“美好消费”机遇

瞄准差异化需求,拓展创新型供给,以新技术应用优化供给结构,以新场景生成激发需求潜力,推动产业分工重构、动能更新再造,被折叠被重塑的消费生态将重新定义供需螺旋的动力机制和运行轨迹,成为后疫情时代实现更高水平供需平衡的重要支撑。从外循环上讲,当前国际循环在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和百年不遇之大疫情造成的流通梗阻中收缩或重构。逆全球化趋势叠加防疫需要,城市的国际流通引力锐减、区域协同压力陡增。外部环境变化造就国际国内循环此消彼长,供需体系适配性调整见证着脆弱的断裂,也预示着强大的诞生。新经济语境下,涅槃的链群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借船出海”,完成深度融合和重构,并形成次优替代的备份风控能力。

结束语

在进行新经济企业的政策扶持上,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能够给出更为优厚的扶持政策,从而培育、吸引更多的新经济企业,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城市,不仅难以培育出具备相当竞争力的新经济企业,而且还要面临来自新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对于本地新经济企业的吸引,导致城市之间形成新经济企业的“马太效应”。因此,应当尽早出台新经济企业的全国性的认定标准、扶持政策、主管机构,以促进全国性新经济企业的良性发展,减少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温锋华.新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创新与建构[J].新经济导刊,2019(02):77-83.

[2]李明阳.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8(22):9-10.

[3]冉莉君,朱胜.新经济与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18(08):41-42+16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