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与工艺手段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可以满足建筑结构的不同功能与需求。现阶段,在高新技术手段、新型材料与设备的支持之下,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房屋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措施
作者简介:于嘉;天津市排水管理处第一排水管理所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02.0458
1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重要作用
首先,建筑给排水对于推动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能源的发展,水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重视给排水工程,才能降低水资源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建筑行业营造良好的发展前景。其次,重视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与施工,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使得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明显。但是就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节水工作依旧必不可少,特别是降低建筑物本身的水资源消耗。因此,完善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有利于给人们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有效降低水源损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技术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发展较晚,政府和施工单位的忽视使得一大批给排水专业技术工作者只能在实际施工中进行学习并积累工作经验,而不系统地接受专业的建筑给排水工程知识培训。作为施工主体,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下,不具备基本的技术知识,无法再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完全按照施工图纸来施工。甚至还存在少数施工单位由于过分关注建筑体的外观造型完全忽略了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场的技术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缺失,使建筑给排水工程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2.2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管道出现渗漏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管道渗透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1)环境因素。其中温度对建筑给排水材料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塑料材质的管制品和其他附件由于热胀冷缩很容易造成材料损坏,影响正常的排水工作。(2)施工质量不过关。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经常出现没有抹密封胶、密封胶用量太少等导致接口处密封不严的现象,加之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复检工作不到位,在管道发生渗透后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立刻检修。(3)材料问题。用量最多的管材中若是镀锌管材管头有砂眼或其他附属材料出现的问题往往容易忽视,塑料管材基本不出现渗透问题,问题几乎都是由工作人员操作作不当引起的。
2.3建筑施工单位缺乏重视
建筑给排水工程虽然在整体的建筑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相较于整体的建筑工程庞大复杂的主体建筑物建造而言分量略轻,造成了有些建筑施工单位对给排水工程缺乏重视,给排水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控制工作中不安排专业的排水技术人员而是由土建技术人员凭借其多年的工作经验代替专业的给排水技术指导来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问题,致使给排水工程中预留的管、孔不够甚至无预留情况频发,不仅给下一步的施工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也给建筑用户带来了居住隐患。
2.4管线布置不合理
孔洞预留不合理,没有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布置管线。或者施工现场管线布置混乱,存在相互交叉现象,未能有效满足施工需要,进而影响给排水工程质量。2.5质量控制不到位管道接口和支吊托架质量控制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开展质量控制,把握质量控制要点。但一些施工人员对这些工作不重视,没有严格落实质量控制要求,制约管道接口和支吊托架质量提升,也可能导致给排水施工出现质量缺陷。
3屋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措施
3.1落实给水系统施工技术
若有给水管敷设在现浇板内,必须与土建工程的施工密切配合,混凝土浇筑时要求带压隐蔽,确保管道不会因施工过程中被破坏,却没能及时发现、处理。建筑工程混凝土面层要保持一定保护层,一般不低于35 mm。管道若敷设于墙体阴角处,务必提前墙体粉刷。给水立管一般敷设在管道井,水表设置在水表箱内。这种施工方式简单,容易操作,管线布置也比较灵活,水表的给水立管也有规则,便于给水系统管理,确保用水需求及安全使用。
3.2把握排水系统施工要点
施工中遵循设计规范要求,将排水立管和横管设置在建筑外墙,检查口设置在室外。埋地排水管底层排出时,常常无法直接排出而要转弯,当转角小于135°时要设置清扫口,这样发生阻塞时,可以发挥清掏作用。排水立管通常使用螺旋消音管,能够降低噪声污染。卫生间坐便器采用后出水方式,地漏采用侧排式,这样既能将排水管与室内隔离,还能保证室内干净。施工中,排水管也可以采用掩蔽方式,并注意高出地面适当的距离,从而有利于二次装修的铺贴面控制,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3.3合理进行管线布置
给排水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详细了解施工现场基本情况,合理编制施工计划,对每道工序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同时还要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分配施工任务,推动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加强材料质量检测,确保材料规格和型号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的要求。高度重视施工现场工艺流程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给水管道施工完成后,必须对整个给水系统的管网进行试压,尤其是管道连接部位的工程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另外,合理进行室内管线布设,通风、保温、热水管路布局在上部,液体、冷水、不保温管路布局在下部。主干管路、大口径管路、没有压力的管路在前,分支管理、小口径管路、有压力的管路在后。通过合理布局管线,有利于后续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因布线不合理而返工,造成工期延误及成本浪费。
3.4严格控制施工材料、配件设施的产品质量
施工材料、配件设施等产品质量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中必须保障材料质量,并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抽样检验。作为总承包单位,应该利用招投标方式进行选择最为适合的给水排水分包施工企业和施工基础材料、配件设施经销商。此外,采购施工材料、配件设施时,总包单位应该派遣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与采购部门负责人员一同采购。施工材料使用前,质检员、材料员应该按照施工材料的质量规范要求严格检验,确保使用的产品必须具备有效的合格证。对施工材料质量存在疑问时,必须及时进行测试分析,严禁将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
4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房屋建筑给排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房屋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技术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将重点调整到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并重,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并重,热水供应和冷水供应并重的防线进行发展,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新时期给排水技术的现实需求,更好的发挥给排水的施工服务人民安居乐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全枝.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研析[J].河南建材,2017(2):65–67.
[2]丁笑影,郭建.高层建筑选型影响因素分析及选型方法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0(1).
[3]王世民.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监理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