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交际语境视域下“善说”的堂奥——读李斯的《谏逐客书》

作者简介:罗诚,广东中山市桂山中学;发表于《中学语文》期刊
 
  摘要:《谏逐客书》作为一篇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是交际语境写作的典范之作,充分展示了李斯于危难中力挽狂澜,成功劝服秦王收回成命的"善说"之才。
 
  关键词: 交际语境;《谏逐客书》;善说;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文中曾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1]他的《谏逐客书》不仅代表了其个人文学成就,更在秦王朝的文学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芒。作为一篇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该文写于外有秦宗族攻讦敌视客卿,内有秦王逐客铁令的险境中,虽仅有869字,但字字铿锵,句句千钧,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不但成功说服秦王收回成命,改变了自己被驱逐出秦的命运,而且也得到秦王赏识,官复原职,平步青云,在帮助秦王实现“囊括四海”伟业的征途中建立赫赫功勋。故而《文心雕龙》《古文观止》都评价其“善说”,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将此文选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实用性文本阅读”单元中。
 
  作为实用性交际语境写作,《谏逐客书》无疑是典范之作。交际语境理论由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提出,他认为:“交际语境包括角色、读者、目的、体式、语言五个要素。”[2]即在特定的会话场域中,我们要通盘考虑“我是谁”“对谁说”“怎么说”“说什么”“为什么说”等问题,以达到有效对话、说服对方的目的。而李斯无疑是交际场域的成功操盘手,在与秦王对话的过程中,既考虑了交际双方的处境、身份与地位,又准确拿捏对方的心理与情感,选择合宜的进谏策略,一步步避其锋芒、消其隐忧、引其精思,发挥了《谏逐客书》的最大实用价值。秦王作为这篇奏疏的第一个读者,读后“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3]2644,我们后来人在阅读过程中,也被其深深蕴藏的智慧折服。下面,笔者结合对文本的细读与深读,研探交际语境下李斯“善说”的堂奥,以就教于方家。
 
  一、曲言己意,避其锋芒
 
  交际语境理论强调在写作中要有明确的读者意识,“读者不仅仅是文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与作者一起进行交流的积极对话者、意义建构者、文章合作者”[4]。而作者与读者进行积极对话的前提是建立同理心,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脾气秉性、心理特点等,进行换位思考,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李斯与秦王作为对立的双方,一个是处在驱逐之列的客卿,一个是下达逐客令的国君,身份地位不同、实力不同、立场不同、政见不同,李斯要凭借一己之力,以一篇奏疏来改变刚愎自用的秦王的心意,真可谓难于登天,但他却偏偏成功了。不得不说,深谙帝王之术的李斯把握了秦王的身份、性格等,采用迂回策略,有效避开了秦王锋芒,进而扭转了颓势,此其“善说”之一也。
 
  《孙子兵法·虚实篇》有言:“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5]聪明如李斯,他在开篇即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寥寥数字,轻描淡写,含蓄委婉,却匠心独运,技法高明。据史书记载,李斯写作此文时已被驱逐至骊邑,面对板上钉钉的事实,他用“臣闻”二字起头,避实就虚,把“逐客”之实化为“听闻”之虚。“吏议逐客”四字,宕开一笔,避重就轻,完全不谈逐客命令是由秦王亲自下达,有一石三鸟之效,一是暗含逐客非王之举、非王之过的意思,巧妙规避了与秦王硬碰硬的正面交锋,以及彼此矛盾的进一步恶化,这一写法与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国时曹丕禁止兄弟同路返回封地,曹植在该诗中也只能说“有司以二王归蕃,道路宜异宿止”;二是给秦王后续收回成命留下了转圜的余地,免去了朝令夕改导致君威受损的尴尬;三是表明自己针对的只是朝中官吏,矛头绝对不是指向秦王,为秦王平心静气看完该奏疏打下坚实的基础。“窃以为”三字以商量的口吻,得体的语言,谦恭的姿态,低调表明了自己的看法。短短十一个字,深谙帝王之术的李斯将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充分照顾到秦王的身份地位,反复忖度如何措辞才不会触怒天威,避免和他正面刚起来,真可谓用心良苦。
 
  二、摆正己位,消其隐忧
 
  交际场域中,写作者明确“我是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有助于与读者进行深度沟通,达成交际目的。在这方面,李斯表现得游刃有余,出神入化。在养士之风盛行的战国时期,“得其时,得其主”是当时“士”人的政治选择,对于崇尚老鼠哲学的李斯而言,尤为如此,他在先后见到厕中鼠、仓中鼠时,就发出了“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慨叹。李斯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所以他虽然实质上已经失去了争辩的平等资格,但仍在《谏逐客书》中,情真意切向秦王告白——我虽是客卿,但是是一个一心为秦、忠于秦王、满腹才华的客卿,从而釜底抽薪,消解了秦王心中对客卿,准确说是对李斯的不信任,此其“善说”之二也。
 
  首先,李斯亟需摆正自己的立场。作为客卿,他深受驱逐之害,如若在奏疏中历数自己为秦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希望能以此让秦王回心转意的话,那未免太高估自己,不自量力了;或者倚仗个人功业,大发牢骚,愤愤不平,埋怨秦王过河拆桥,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在发生间谍间秦之事后,面对维护本土利益与人才去留的选择题,任何一个帝王,都会毫不犹疑地选择前者,更何况此时的秦国已是一国独大、人才辈出呢!李斯聪明地避开了一己之利害,抛开了个人之恩怨,闭口不谈自己的去留问题,而是站在了秦国国家利益的高度,层层分析逐客之弊与纳客之利,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逐客则“藉寇兵而赍盗梁”,纳客则“明其德”。李斯此举,不为一己私利蝇营狗苟,展示了自己博大的胸怀,更将自己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从而与郑国之流划清了界限。
 
  其次,李斯亟需表达出自己“择秦木而栖,择秦王而侍”的心意。他在师从荀卿学成帝王之术后,选择向西入秦游说秦王,“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3]2649这里可见其饱含凌云之志,渴盼在秦国一展抱负,有所建树,不料刚登上政治的舞台,就要铩羽而归,李斯岂能甘心?所以他在《谏逐客书》中极力陈述自己的忠君之心。“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此句含义颇深:虽然郑国作为间谍试图疲秦,但仍有很多客卿愿意为秦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比如我李斯。所以此句虽未直指自身,却趁机摆明了立场,写出了自己对秦国的拳拳之心。秦王看到此句,又岂会不明白李斯的心意,而打消对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猜忌呢?
 
  再次,李斯亟需展示出自己的八斗之才。秦王实现统一大业,需要人才的辅助,所以,李斯必须让秦王在奏疏中看到自己的踔绝之能,生出惜才之心。他巧思独运,极尽文辞之能事,神思飞越,意气昂然。一方面,他综合运用排比、对偶、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辞藻华美丰瞻,文句变化多端;另一方面,他写作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既展现出把握分寸尺度、灵活调整策略的方法论,又展现出体察形势变化、驾驭复杂局面的世界观。此等人才,不重用之,实乃秦国之憾!
 
  三、情理共生,引其精思
 
  交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掌握高超的会话技巧,能在山重水复中,柳暗花明;能在进退两难时,左右逢源,因此,“怎么说”显得尤为重要。进谏言语分量过重,会触怒秦王逆鳞,火上浇油;言语分量过轻,无异于拳打棉花,无济于事。李斯不愧为荀子的门徒,将荀子的情理共生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有理有据有情,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演奏了一曲情理共生的变奏曲,引导秦王在矛盾纠结中做出理性的思考,此其“善说”之三也。
 
  此曲前奏是情与理的互现。开篇提及逐客之事是从官吏议论中得知,让秦王得以顺破下驴,避免尴尬,这是顺了“非王之过”的情。随后,他带领秦王回忆了历代先王重用客卿励精图治的场面,历数秦国先王在“不产于秦”的客卿的辅佐下,改革制度,稳固内政,发展经济,扩充疆域。这些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摆在眼前,有力地促发了秦王的第一次思考。这是整首变奏曲中情与理的第一次互现,作为秦国之君,必须从理性上认识到客卿在秦国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若“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则“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高潮是情与理的冲突。荀子在《正名》中有言:“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6]性好侈大的秦王尤为如此,李斯敏锐地抓住了秦王的贪婪与欲望,先从正面极力铺陈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灵鼍之鼓等,直言这些奇珍异宝并非秦国所有,但秦王却尤为心仪。又从反面言说夜光之壁、犀象之器、骏马駃騠、西蜀丹青、锦绣之饰、窈窕赵女等,着力强调这些宝物美女“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的作用与价值,在此,李斯用繁复的笔法成功彰显了秦王的虚荣与贪婪,他采用兼取天下的做法囊尽天下珍宝美女,一丝一毫都不放过,但对于人才,则是“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一情一理,一繁一简,在冲突中指出秦王重物轻人,对异国珍宝爱不释手,对外来人才驱逐出境,这是用双重标准取物与人,在士人看来,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也在提醒秦王明白逐客逻辑上的荒谬,从而展开第二次思考。
 
  尾声是情与理的抉择。此处,情感上,李斯着力宣扬了秦王“并吞八荒”的远大志向,为他构建起了“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的美好蓝图。但蓝图的实现靠的是人才,如若拒客卿不用,势必导致“资敌国”“业诸侯”“藉寇兵而赍盗粮”的严重后果,在实现蓝图与驱逐客卿中如何抉择,秦王在第三次思考中已然有了答案。国家的富强、远大的志向,都需要人才的加持,客卿自然不能驱逐。至于客卿间秦的隐患,完全可以制定相关制度来予以制衡。故刘勰曾评价此文:“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者也。”[7]
 
  巴尔扎克说:“困境,是天才的进阶之身,能人的无价之宝。”李斯的《谏逐客书》,写于秦国本土与客卿势力水火不容的危急时刻,成于其化危为机、化逆为顺的“善说”之才,展现了他对时与势的科学把握,对事物“道”和“度”的精准拿捏,对人与己的正确定位。我们在交际语境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范例,在读写深度结合中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表达策略,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08):579.
 
  [2]荣维东.写作任务要素矩阵:一种新型写作教学法[J].语文建设,2020.(17):4-9.
 
  [3]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01).
 
  [4]荣维东.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7):45.
 
  [5]宋涛.孙子兵法[M].辽宁:辽海出版社,2013(01):254.
 
  [6]荀子.荀子.刘长江译注[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6:143.
 
  [7]刘勰.文心雕龙注释.周振甫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01):588.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