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作者简介:马薇娜,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发表于《品位·经典》杂志
 
  摘要: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而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到其教育目的,也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其教育的依托。两者独立存在但又相互依赖,共同为提高高校人才的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心理学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研究,以此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学生思想政治境界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 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二者的联系
 
  首先,思政教育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健全心理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健康同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在此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弥补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使其教学的品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心态,同时还有利于学生集体观念和个人思想的培养,促进心理机能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思政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正确较之观念和道德思想的人,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大学生的心理缺失,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以此促进思政教育的正常进行。思政教育的核心更偏向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教育,很少涉及学生心理方面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用心理疏导等方法,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帮助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思政教育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这两种教学内容的融合,能够丰富高校的教育形式,提高两者教育品质和效率。与思政教育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适合应用个案分析、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身心理的特质,以便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规避此类不良现象的出现。通过对其做法的概述,让其了解到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以此促进高校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对其个人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将教育变成劝解,将制约变为疏导,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与思政教师间的关系,推动思政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二者的区别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在定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思政教育是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分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基础法律的讲解,以此约束其行为。其实质是以人为核心,其最根本的目的是构建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询问的方式,结合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纠正及引导,使其能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其教学的核心更偏向于学生心理理念的构建,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高校思政教育。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概念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理论内容。
 
  其次,两者之间的教育目标存在差异。在大方向上来说,其教育目标都是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但从细节上来说,二者又有一定的不同。思政教育是站在社会的角度上教育学生,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唯物论主义解决学生思想政治观点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学生思想方式的考察,了解其思维动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卓越品质和爱国情怀,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和独立自主的品格,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其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心理发展,通过对学生主观意愿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在不断解决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心理的抗压能力,同时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降低其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
 
  最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两者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两者的教育模式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其都是按照相关的教育规律进行的,并且其教育方法都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其中,思政教育主要是在宏观方面,注重学生社会公共道德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微观方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引导,这种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二者教育的基调。通常情况下,思政教育是运用对比教育、典型教育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询问、角色扮演等方式,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达到学生的心理需要。
 
  二、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物质利益和利润最大化成了现代社会的主流。由于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使得多数大学生对生活的追求更加偏向于物质,从而忽视了精神生活的富足。
 
  (二)思政理论较为深奥
 
  高校学生的思想较为跳跃,其拥有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思政教育主要以政治理论为主,综合了各式各样的社会意识,并不贴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并不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逐渐对其失去兴趣,导致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换句话说,大学生并不能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用说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
 
  (三)大学生自身生活社会不足
 
  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升学压力逐渐变小,学习不再是一部分学生生活中的主要部分,这部分人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自我意识的放逐上,这种情况就会使压抑过久的心理情况得到爆发。由于其刚步入社会,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其思想的不成熟,往往只考虑问题的表面,就造成了其思考方式的极端化,抗压能力较差,很难抵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以自我为中心,极少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大学生对这种理论性较强、历史渊源较深的教育内容产生抵触。认为其教育内容大而空,不符合生活实际,与主流文化唱反调等情况。
 
  三、心理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决措施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通过查阅心理学的文献发现,在面对问题或者逆境时,人格健全的人能够承受的压力更大,同时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也较强。所以,为了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健全人格,高校思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及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首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发现其长处,运用其潜力教学,不要一味地打击和批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师并不像想象中的古板,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站在心理疏导师的角度,倾听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走出思想的“死胡同”,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校在对思政内容进行编制时,应结合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情商得到提升。最后,需要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实际的课堂中,及时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思想情感的变化,转换自己的思路,不要揪着学生的错误不放,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鼓励代替批评。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融合
 
  为了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品质,其走向学科融合是其重要的教学手段。通常来说,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高校学生情感意志、行为实践、思想认知等方面,这就决定了其课程的设置主体,必须以大学生的需要为主,结合教育心理学、社会伦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此,思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思政教育的内容为主,以心理教育为辅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完善思政学科的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受到多方面知识的熏陶,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
 
  (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转型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其心理发展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延伸出来的性格、能力、爱好等。需要从注重整体教育转变到个体教育中,也就是说,从原来的社会公共道德的教育转变成尊重学生心理的发展需要,从其内心的需求入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转型,并让其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核心。即便这种个体教学方式无法使教师兼顾到每一个人,但可以在依托心理学知识,根据学生的爱好、个性、能力等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对其使用类别化教育,按照不同需要的人群或问题,运用相应的教育方法。第一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对其进行划分,根据其不同的性格类型,找到符合其个人发展的教育模式。第二步,根据学生的气质进行划分,根据其不同的类型,找到符合其行为发展的教育模式。例如,有部分学生属于黏液质人,教师可以激发其不易暴躁、同时具有耐心的优点,让其帮助周围的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有部分学生是多血质人群,其具有思维活跃的特点,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其多参与交际活动等。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以此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要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促进其学科之间的融合,另外还需要根据高校学生的发展特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转型等。通过以上方法不断优化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以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人格健全、具有积极心态的人。
 
  参考文献:
 
  [1]积极心理学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霍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
 
  [2]浅谈心理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J].黄涛.现代交际.2020(0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