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简介:温燕,甘肃省兰州市静宁路小学;发表于《当代家庭教育》杂志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各种变化和发展,积极努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高年段学生的意识及人格变化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了一些老师和家长对促进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教育;家师共育;高年段;
 
  在教育模式不断进步发展的道路上,家校共育已经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尤其对于正在处于生理心理发育高峰期的高年段学生,更需要加强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帮助孩子高效度过这一重要阶段,促进孩子更为健康的成长。
 
  1.高年段学生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学生进入高年段后,逐渐具备相对独立的人格,在性格上也基本成型。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开始有区分性地去接受教育和指挥,因此在高年段老师的工作中,尊重和理解是准则,我们及时关注学生成长出现的问题,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分而治之。此外,教师本人丰富的知识,幽默的风格,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最重要的辅助。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以挖掘孩子的内驱力为重点,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以尊重和信任为准则,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进入高年段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荣誉感,都渴望被承认,此时的他们更在乎同学中建立的威信和得到的信任。高年段的老师特别注重维护每位同学的自尊,强调适时鼓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创造机会让学生得以展示,树立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高年段学生的家长,也应当以尊重孩子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沟通交流,遇到问题时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讨论问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在此基础上,最好让孩子有一项业余爱好,能在学校和班级活动中崭露头角,这样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大有益处。
 
  (2)确定奋斗目标,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高年段班级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氛围和明确的目标导向。我们会和全班同学进行商议,针对学生和班级的特点,为自己的班级确定一个奋斗目标,班级管理的侧重点也会始终围绕奋斗目标而开展。集体奋斗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位同学,我们也会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长处,帮助他们确定奋斗目标,并督促每位同学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作为家长,特别注意在协助孩子确立奋斗目标时,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能达到性,目标不可过大过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将奋斗目标进行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通过努力能达到小目标,然后逐个突破。孩子在努力过程中,开始会劲头十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难度的增大,有时会有退缩疲沓的现象,这时家长还需要进行鼓励督促,引导孩子坚持下去。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小目标,让孩子体会到小成功,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
 
  (3)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
 
  进入高年段,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安排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汇总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助交流……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家长在此时要学会帮助与引导。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退步或停滞,都是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结果。帮助孩子明确学习对于他自身真正的意义。多给予孩子主动权,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协助他分析,但选择权、决定权是孩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注意对孩子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并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高年段的学生已经进入到品质意志养成的关键时期,责任心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作为高年段的老师,我们首先注意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带动学生,只要是承诺,说到就要做到。其次,我们会抓住各种教育契机,用小故事、小事例、班队活动等形式教育学生。此外,我们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一些承诺,并努力实现,让学生感受到承诺在自己生活中的存在。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主阵地,家长要认识到重要性,在家中也要做好言传身教,说到做到,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家中,家长还应该让孩子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并坚持每天做下去。当孩子出现问题和过错时,家长应该耐心与其交流,指出孩子需要承担的责任,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进行补救。
 
  2.对高年段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几点建议
 
  (1)帮助孩子扔掉坏情绪
 
  小学高年段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步入青春期的同时,情绪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很多家长都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孩子脾气变大了,经常还会有同家长“对着干”的情况发生。心理学将这一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家长面对孩子的“失控感”,其实反映了孩子在迅速成长,他们从过去对大人的依赖依附,转变为具有自己的独立意向,这是可喜的变化。
 
  但坏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不但会使身边的家长朋友受到伤害,对孩子自己的成长也相当不利。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家长要有包容性,多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考虑。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作为成年人的家长首先不要过激,平复好自己的心态,为处理问题做好准备。当你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时,孩子也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你一吐心扉。其次,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并将你的思考结果告诉自己的孩子:“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做……”,这就等于交给孩子一个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时还可以问问孩子:“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通过您耐心冷静的教育,孩子也一定会扔掉自己的坏情绪,处理好自己遇到的问题。
 
  (2)做孩子喜欢并尊敬的家长
 
  天下最难的职业莫过于为人父母了,特别是面对高年段的孩子时,很多家长都会有一种“无力感”:感到孩子不尊重自己,自己说的话孩子不听,孩子不再和自己亲昵……从我们的观察中感受到,孩子都喜欢理解自己、和蔼可亲、有修养的家长,,最反感的是严厉粗暴、修养差、不通情达理的父母。那么,如何做孩子喜欢并尊敬的家长呢,这就需要我们的爸爸妈妈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做孩子的好榜样。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自己首先要能捧起书本;家长要求孩子对自己有礼貌,自己首先要能孝顺家中的老人;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遵守承诺,自己也要言出必行;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自己也要放下手机……这是这一个个小小的细节,不但会使自己的孩子优秀起来,而且在孩子心中种下“信服”的种子,这对亲子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真正理解尊重孩子。好家长不但要做孩子的保护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每一个孩子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只看到成绩,只关心生活。此时的家长应该设身处地地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选择和追求,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关爱。
 
  第三,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温暖和谐的家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避风的港湾,夫妻间的和睦相处,父母对孩子的温暖呵护,才是孩子身心发育最好的土壤。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通过自己的付出使孩子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此时的孩子和全家人都会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之快而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老师和家长就像两只船桨,只有双方各司其职并加以配合,才能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一路前行,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给与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定是认真负责的老师和通情达理的家长达成共识、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家校沟通促进学生成长的方法[J].陈彩红.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04)
 
  [2]利用“互联网+”拓宽小学家校共育实践探索[J].魏堪才.考试周刊.2019(36)
 
  [3]小学高年段学生青春期调查与思考[J].郑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9)
 
  [4]家长委员会在小学家校共育教育模式中的构建[J].谢靖熙.新智慧.2019(04)
 
  [5]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张晓薇.基础教育研究.2018(16)
 
  [6]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实践[J].唐红松.教学与管理.2017(28)
 
  [7]家校联合,共育学生健康成长[J].季锋.教书育人.2012(28)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