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一体化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城市集群现象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点关注对象。英国生物学家P·格迪斯在1915年的《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创造了“集合城市”一词,并指出了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J和世界城市(worldcityj。1957年法国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都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罗斯托也提出了“经济增长阶段学说”。1964年弗里德曼结合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阿隆索一起提出了“核心一边缘模式”的城镇群体发展过程。城镇体系理论和战后的经济学理论为城市群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1987年加拿大学者麦吉提出了“城乡融合区”Megaurbanregion,MR的理论。进入20世纪9O年代后,国外学者对于城市群的研究比较注重对区域协调机制的研究,注重从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经大量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从法治保障的角度来研究城市集群协调发展。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集群;区域协作;法治保障

作者简介:石振涛;中共昌都市委党校(重庆市援藏教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引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辐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动力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川渝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前无古人的,必将造就川渝发展新的历史奇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强强联手才能在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才能发挥好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带动作用、支撑作用、共同唱好“双城记”,实现双赢。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法治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总结实践经验教训、顺应发展规律所做出的战略选择,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离不开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探索建立既符合法治建设规律又适应成渝协同发展需要的的法治保障机制,是成渝两地保障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法治的保障功能,最大限度统筹两地法治资源,凝聚法治力量,一体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建设,努力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立足西部辐射周边的法治建设新高地、高端法律服务集聚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公共法律服务普惠区。在法治的轨道上努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依靠法治持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形成内外结合、一体循环的经济运行体系,这样才能改善内陆开放环境,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国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一直受到决策层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20年8月18日,四川省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局在南充市阆中市联合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区域协同发展研讨会。8月29日,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中心启动会召开。成渝两省市各地区围绕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市场营商环境、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掀起了官方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领域建设发展的热潮。当前,学术界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知网数据显示,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文章共600多篇。目前仅查找到极少的法律类相关文献:王荣木的《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样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成德眉资协同立法路径研究》,从立法路径的角度来研究推进成德眉资协同发展,以便更好融入推动成渝经济圈建设发展;周立明和李泽宽的《以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成渝经济圈建设》,从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角度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周新楣、刘景文和史士零的《以成德眉资公共法律服务同城化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思考》,从同城化公共法律服务的角度谈推动经济圈建设。以上三篇文献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但都没有整体性研究如何法治化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是比较遗憾的,这也为本课题的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国外还没有学者对城市群的法律制度保障作用进行研究,也还没有学者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研究;国内各方面已开展大量研究,立足本行政区划、本部门如何更好地融入到成渝经济圈建设中去单一研究评价的较多,而基于跨行政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在法治的角度上思考将二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的文献极少,所以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协同一体化发展法治保障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

三、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现实性基础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城市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存在的。区域整合的鼓点越强,力度越大,市场化程度越高,该区域间的城市受益越大,发展越快,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实力就越强。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成渝两地区位比较优势日益明显;产业经济政策成效日益凸显,牵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充分的人口和人才资源,促进人口结构更趋合理、人口流动更加频繁;高等教育资源整体丰富,在中西部地区中位居前列,创新资源优势突出。这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了现实性基础。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协同发展中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战略目标,需要建立和健全高层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中央层面顶层制度设计上,采取强有力的统一协调。川人善内讧、好争斗,两地发展现状迫切需要中央统一协调指挥。二是成渝协同合作的法律机制体制不全面、不完善、不深入,尽管目前川渝两地初步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和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等合作平台,但主要围绕重点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等方面展开,其他领域涉及较少。在我国行政主导的体制下,这类层面的组织机制仍然面临诸多限制。三是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尚未形成明确的产业间分工与协作关系。产业协作优化互补、协同创新机制不强,跨行政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的机制尚未形成,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迟缓,区域产业竞争力低下。四是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待加强。特别是民营经济法律保护、依法融资、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权利、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市场主体拯救和退出机制等方面。

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协同发展法治化对策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协同发展当务之急是各城市需要在统一的政策法律的框架下,统一认识,构建多方合作机制,采取积极的行动。

(一)建立中央统一指挥协调机制。在中央层面构建由国家相关部委、成渝各方共同参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各层次政府部门常态化合作与对话交流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和组织作用,争取国家层面的更多支持和协调,成立类似常设性区域协作办事机构,全面开展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指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发展。

(二)建立成渝经济圈区域性立法合作机制。成渝两地成员在地方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既要根据各自实际展开立法调研与理论研究积极协作,又要加强沟通,减少冲突。可通过行政协议方式进行地方政府间联合立法,提高立法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各地政府通过平等协商,并以地方规章的方式颁布。成渝两地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府文件不得与区域法治合作内容相抵触,根除地方保护主义,让生产要素突破行政壁垒有序自由流动,实现全方位开放合作发展,实现一体化共同发展目标。

全国人大的主持下尽快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促进法》。该法应涉及产业布局、自然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利用、环保、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各个方面。着眼良序竞合发展,进一步构建双城良序竞合关系。一是强化城际间产业链分工。整合成渝共有优势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资源,深化产业链、产品链合作,形成水平型的产业分工格局。二是建立城市群国际分工优势,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型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样不仅可解决地方性法规的冲突,还可优化调整两地产业布局,理顺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妥善解决区域利益分配问题,为成渝经济圈协同发展保驾护航。

(三)创新区域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主动营造“蛋糕做大”的合作契机,积极争取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化项目、生态环保项目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聚优势;着力构建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促进跨区域项目联合推动,深化园区合作共建;加快完善结果保障机制。建立清单量化考核机制,将区域合作行动计划、年度重点工作方案、协议重点合作事项等进行统一管理,开展绩效考评、阶段检查、专项督办。

(四)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从改善营商环境上优化协同发展成效。要开展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协作,提升区域司法服务整体水平。发挥司法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纠纷解决体系,尽力实现成渝两地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联动,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在线多元化解。探索共建共享运行规范的诉调对接平台;强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成渝两地诉讼服务异地通办、一体通办,推动诉讼服务均衡化、标准化、便民化,提升区域司法服务整体水平。只有法治才能构建起成渝两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国内外优势资源要素流入创造良好条件。

(五)加强执法监督和司法协助机制。市场监管一体化打破地区封锁,破除市场垄断,建设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两地司法机构协作执行机制,可以解决跨区域执行困难等问题,提高执行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及时维护当事人权益。

参考文献:

[1]李后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圈群”特征探析[N].中国西部,2020年.05期

[2]范恒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价值与使命中国发展网2020,8(17)

[3]刘悦,张力康,李白鹭.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经验与模式研究——2018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8年11期

[4]周立明.以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成渝经济圈建设[N].人民法院报,2020-11-22(002).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