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电力企业风险导向工程内部审计模式探讨

作者:李荣静,徐征;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发表于《中国中小企业》杂志

  现代审计制度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国家对于企业的监督作用主要通过审计工作进行,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保障国家和社会的正常利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企业尤其是电力行业国有企业存在审计制度落后,缺乏创新等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效益和发展。传统的审计工作缺乏工作重点,审计制度落实不到位,而新时代审计制度开始逐渐形成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过度,现代化审计制度的改革依然要遵循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对公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风险进行科学分析,通过构建完备的风险排查和导向制度,对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溯源排查,提出解决方案。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收益,加速企业发展。
 
  当今社会生产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电力企业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取得一定成就,必须对自身的经营管理进行科学改革。审计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确保工程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和提升自身效益的意义尤甚。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审计工作也需要逐步转型,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提升,全面掌握价值增值型审计工作的要点。本文就电力企业内部风险导向工程的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重、难点进行研究讨论,在科学管控风险理论的框架下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更加有效的审计模式,更好地管控企业风险,保证企业平稳快速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质及特征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即通过构建风险评估排查体系,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投资、收益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排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关注的重心在于风险,在科学的排查手段下对企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通过制定改进措施尽可能地降低项目所带来的运营风险。进行风险审计工作首先要对企业项目的资质进行实质性测验,考察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制度和项目要求,对项目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最后根据审查所得到的信息形成审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者做出合理投资提供参考。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第一道防线,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传统的审计模式秉承着“审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不再根据公司运行的现有信息进行风险评判,取消了对于历史运营业务和管理信息的审计,通过直接对位市场信息,通过市场给予的反馈确定风险,以此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项目投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不是针对企业内部特定的某一运营部分进行的,而是通过全局观察,从企业业务办理的全过程进行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是保障企业的顺利发展,核心目的在于为公司的发展提供风险预警,提出风险解决方案以达到减小风险的问题。
 
  工程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传统的审计模式只能针对较为简单的项目进行核算,一般先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检查调研,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交整改方案。在检查阶段缺乏对于不同项目的风险评估能力,不能够灵活对待不同类型的项目,缺乏重点意识。再加上传统的审计模式缺乏明确的审计主体,在审计过程中容易产生本末倒置的情况,忽视关键因素。审计工作的核心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而传统审计过程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有效支持,在审计过程中只注重于问题的发现,对于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彻底地解决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执行力度不够,经常有整改意见发出去不执行的现象,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传统的审计模式只能够简单地根据现有数据进行总结,缺乏深入挖掘信息的能力,不能从全局意识出发,“以点到面”挖掘潜在风险。
 
  电力企业风险导向工程内部审计模式探讨
 
  开展电力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全面的深化改革,实现自身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发展提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而发展起来的,对于提升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绩效有着重要意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是在传统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灵活运用风险管控理论和信息处理技术,在项目执行前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电力企业工程内部审计问题识别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想要顺利地展开,首先要构建起全面的信息收集制度,对待企业运行过程和项目中的信息加以处理,构建并不断完善信息库,对于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统一处理并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处理效率,提高对于问题识别的速度及准确度。
 
  电力企业工程内部审计问题风险等级评估
 
  一是进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风险等级评估首先要组建分析团队,除了由管理人员牵头外,还需要从企业的各个部门抽取业务熟练,熟悉公司运营模式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风险评估。二是风险评审团队要制定明确的审查制度,确定审查流程。在进行风险评估工作时应当以风险来源、产生因素、产生条件、产生时间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作为审查因素,通过确定不同因素在审查过程中所占的权重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三是根据需求确定风险等级标准,按照问题进行分类,并确定处理的优先级。
 
  电力企业工程内部审计问题整改措施制定
 
  在风险评审团队完成风险等级评估后,需要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制定解决方案。一般有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联合审计、业务、监察人员对问题产生地风险等级进行重新评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责任相关人员。在修正方案得到执行后相关人员还需要对修正效果进行检验,并开展剩余风险检测,确保审计工作进行彻底。
 
  风险导向工程内部审计模式实施成效
 
  随着越来越多电力企业开始进行审计工作改革,引进风险导向工程内部审计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益,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执行力。例如XX公司自2019年进行运营方式改革工作,具有创新性的采用了风险导向工程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对企业现有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并通过形成的审计报告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诸多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时发现,现有经营项目地风险较往年有了极大地降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政策执行力度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电力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展望
 
  现代化电力企业谋求发展,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站稳脚跟,要看其是否能够实现自身的生产目标,经济效益是否有所提升,而做到这一切都需要审计工作进行到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需求,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在未来市场发展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而要想更好地发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作用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根据自身需求制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提升企业审计水平。不同的电力企业由于经营的项目有所差异,审计过程中数据收集的精确度和收集量也有所差异,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流程,并确定不同审计阶段的主要责任人,从而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于审计工作完成后的工作建立一套监察制度,对于运营问题的修改和项目风险的消除程度进检查,同时需要进行实质性剩余风险检测,确保整改成效,彰显审计功能。审计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根据不同阶段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保障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审计工作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参与,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通过不断引进新鲜血液,优化队伍结构,最终形成高水准、全方位、精细化的审计人才队伍。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特殊地位,还需要保证审计人员拥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培训交流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准,使其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结语
 
  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审计制度的改革创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企业运营过程中对风险把控的缺失问题,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有效消除了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矛盾,减轻了企业运行压力,降低了工程风险。企业引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不仅弥补了传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帮助企业更全面、更科学地进行风险把控工作,从而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减小企业不必要的运营投入,有效实现资源分配。新时代只有不断的完善发展审计制度,顺应时代的潮流,企业才能够达到新的发展高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