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从《文化苦旅》看余秋雨的文化观念与文学创作

从《文化苦旅》看余秋雨的文化观念与文学创作

     《文化苦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于巴金先生主编的《收获》杂志中的零散篇章集结整合而成的散文集,历经几番周折现于大众视野,因其内容饱满、语言朴实、情感丰富在我国文学界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和散文的大思考,其作者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这样写道“寄回来的原稿已被改划得不成样子,难以卒读,我几次想把它投入火炉,又幸亏知识出版社的王国伟先生、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陈先法先生、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鲁萍小姐都有心救活它,最后由王国伟先生雇人重新清理抄写使之恢复原样,总使这本书死里逃生。”足可见这本书的来之不易,作为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一窥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从而为散文写作和中国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一、余秋雨式中国文化的语言特点

(一)情感内敛。余秋雨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化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散文家,曾获“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荣誉称号,正因为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散文家,所以他创作的散文并没有落入传统散文的框架里。《文化苦旅》与其说是一本散文集,倒不如说是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整理,虽然是他的个人游记,但他对情感的处理恰到好处,通过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描写,他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情感融于记叙之中,寄情于景物,最终升华为一个个的哲学问题,使得读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与他开展无声的交流,这源于余秋雨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内敛的性格。

(二)沧桑感。《文化苦旅》一书记载了余秋雨先生探访河南、四川、浙江、山西等地的全过程,物力之艰,旅途之苦跃然于纸上,也铸就了文章的沧桑感,这种沧桑大致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源于他对中国文化的遗憾,如《道士塔》一文中他对敦煌莫高窟经文流失的苦叹“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这样的苦是一种知其所以然而无可奈何之苦;再如《风雨天一阁》中他对中国文化传承之难的思考“但在我看来,天一阁的历史是足以写一部宏伟的长篇史诗的。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什么时候能把他们的目光投向这种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呢?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它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史袒示给现代世界呢?”这里的苦又饱含了他对文化传承之命途多舛的遗憾。正因为他将自己的苦叹以朴实的语言记叙出来,才让读者能够通过他的文字完成心灵上的苦旅,抛开学界对他的褒贬,不得不承认余秋雨先生确有我国文人的风骨,他以这样的方式承担了中国文人的历史责任,也使得他的这部作品充斥着一种浓重的历史沧桑感。

(三)戏剧性。一般来说,散文不同于小说是很难表达出强烈的故事性的,但《文化苦旅》兼具了散文的深度和小说的广度。以《白发苏州》一文为例,余秋雨先生将矛盾控制的十分精准,一方面感叹苏州的随性,借吴越之争描述苏州“你做王他做王,管它亡不亡,苏州人不大理睬。”但在另一方面又借用苏州织工大暴动、反对逮捕东林党等事强调了苏州的坚挺,有意无意的设计冲突吸引读者的兴趣。不仅如此,余秋雨还善用悲剧,无论是现当代文学还是古典文学,悲剧往往都是衬托美的第一选择,他在《信客》、《老屋窗口》、《酒公墓》等文章中塑造了一个个人物的悲剧,以此来强化冲突和渲染情感,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因此,《文化苦旅》并不简简单单是一部散文集,它更有成为剧本的潜质。

二、余秋雨式中国文化的精神特点

(一)突出人本思想。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多的是在对“人”的思考上,以《文化苦旅》为例,他在散文的写作形式上多为先到一处融于一方而后对话古人,他将所有的山水都归结于人的山水,他将所有的感情都倾泻于他所创造的山水代言人,借此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之兴衰与中国传统文人之情感有机结合,寄托出了他忍藏于心中的澎湃,从这一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他的文章中为什么塑造了那么多人的形象,如《信客》一文中的老信客代表的是儒家文化中的“五常”,他想突出的是中国文化中一种集体人格,也就是君子,这是我们熟知的理想境界和精神追求,虽然他也没有具体而清楚的点明什么是君子,但他塑造出的老信客道出了君子在现世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君子所必须具备的思想品格。中国文化与其它文化最大的区别是它更强调文化的主体,余秋雨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只有借助“人”才能被更好的固定和传承,[1]任何只存活于纸上的文化终将随着时间消逝,而想要发扬中国文化就必须突破“人”在精神发展上的桎梏和个性建设的阻碍。

(二)强调文化包容。通过《文化苦旅》一书,我们可以发现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趋于“中庸”,纵观古今,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渗透于人的集体思维模式之中,这并不代表中国人就没有激烈的情感,而是说明无论再激烈的碰撞最终总是要归于平和,[2]极端的环境并不能得到长久的保持,而“中庸”才是社会发展的主色调,中国文化能够得以千百年的薪火传承,其关键所在就是中国社会更倾向于发展而不是破坏,所以中国很少有主动向外扩张侵略的历史。“中庸之道”影响的不仅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还有中国文化的包容自信,中国文化是多种地域文化的集合体,各地域间固有的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文化形态相去甚远,但中国文化却能突破这些地域壁垒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为丰富,没有了西方文化的排他性,中国文化在立场上更为开放和宽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而这一工程的根基就是我们能够接受将文化置于熟悉和陌生之间的领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强调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三、余秋雨式中国文化的影响

余秋雨的文化观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积极的方面。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史基奠的学者,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也符合现当代文人辩证和包容的特点,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少了几分民族狂热多了一些理性思考,这也让他陷入了一些非议的漩涡,但他的解读无疑使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免于陈腐,从包容的角度考虑,余秋雨体现出了一个传统文化知识分子对现当代文化发展的无限瞻念,他解读的中国文化更贴切的把握了现当代文化发展的命脉,既避免了文化内耗,又丰富了文化研究,既突出了地域文化,又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影响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四、结语

余秋雨式的中国文化并不是余秋雨个人的文化,而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而这些内容分散于他的作品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余秋雨先生和他的文化散文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无论是从散文的写作创新层面来看还是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层面来看,余秋雨都是一个独树一帜的文人,他既有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和睿智,也有现当代爱国者对家国的热爱和情怀,他和他的文章饱含了他的情感和思考,对现今的汉语言文学研究大有助益。

参考文献:

[1]周良发,韩剑尘,钱海燕.论余秋雨的文化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探察[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9卷(1):91-96.

[2]郭佳颖.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J].山花,2011,(16):134-135.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