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试论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共性与个性

作者简介:苏军,商洛学院;发表于《音乐天地》杂志
 
  音乐是以流动的、有组织的声音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绘画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通过点、线、明暗、色彩、形象、构图等造型手段,在二维平面上塑造表现形象,以表达审美或反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却共同体现了人们的理想与追求,并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感染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丰富着人们的情感。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是净化大众群体思想情感的一种工具,一种组织力量。亚里斯多德曾明确指出:“音乐应该是学习,并不是为着一个目的,而是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从这个观点展开来看,音乐同绘画艺术一样,有外在的差异,也有内在的统一。
 
  一、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同一性
 
  音乐是时间的、听觉的艺术,绘画则是空间的、视觉的艺术,二者完全不同,但绘画中的构图与音乐中的曲式结构是这两类艺术共同的组成部分。绘画中的构图是与作品本身同时显现的,而音乐的结构却是在表现作品时的先后时间中完成的。在绘画的传统结构中,平衡、疏密、主次、虚实等的运用,形成了绘画的审美空间,而在许多现代绘画中,结构形式更是受到了特别注意。布拉克和毕加索在他们的立体派时期的作品中提供了优秀的范例,他们将同一物体或不同物体的不同方向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几何体,同时组合在同一画面上,借以表达四维空间。
 
  我国传统国画中除了追求写意,用笔轻、重、徐、疾、利、涩,用色深、浅、浓、淡、厚、薄等,结构也同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上,国画构图思维往往还借用文章中的“起承转合”这几个阶段。虚实是国画构图的基本法则,是有画与无画的关系,是重彩与留白的关系,就如同音乐的强与弱,乐音与休止的关系。正如老子所说:“知白守墨”,李可染的“山水”素以重墨见胜,但正是由于他的留白巧妙,才使其然。
 
  在音乐的实践中,音乐家们也在摸索中逐步形成有相对普遍性的结构形式,进而发展总结出了“曲式学”。绘画结构中的平衡、疏密、主次、虚实等原则在音乐结构中也同样运用,音乐结构中的本部性原则(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等)也是绘画构图中平衡、疏密、主次、虚实等原则的体现。其中奏鸣曲式呈示、发展、再现主题思想,发展这一思想,再重复主题思想,就如同一具天平,主题在两头,支架在中间。三部性原则实际上也体现在疏密、主次、虚实的关系中,A—B—A结构中,A就是主题思想,是重彩。在音乐中A就是要突出、强调的部分,就是主题;B往往是音乐中轻淡的部分。在“三声中部”里,更是体现了这一结构原则。传统国画构图借喻文章中的“起承开合”的原则,与曲式中的呈示、展开、再现的结构可谓如出一辙。在现代派艺术的创作中,自由结构、反传统结构及极端个性化的结构理念,在绘画和音乐中都有体现。音乐中的旋律线条的说法,也是借用绘画中的概念,实际上线条这一概念是对视觉而言的,就如色彩是对视觉而言一样。绘画中,线条的运用也是基础,学西画的要先画素描,就是练习线条。线条这一视觉概念在音乐中能帮助我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不仅如此,在多声部音乐中,还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分清层次,调整好主次声部的关系。在它的帮助下我们将旋律进行的起伏、走向、婉转、刚直、柔和、精细等形象地勾画出来,使旋律的进行更为形象、生动。
 
  二、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对比性
 
  音乐是流动着的动态艺术,音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用听觉来感知,它多彩多姿的声音、形态,美不胜收,无论是宏伟浩大的英雄气概,还是细致微妙的情感波澜,振奋的激情或者是断肠的哀愁,深刻的哲理,以及世俗的欢乐,都可以被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具有声音性、时间性、听觉性、情感性、表演性、流动性、叙述性、舞蹈性等特征。其作品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而绘画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造型手段,在纸、画布、墙壁等平面上塑造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生活或美化环境,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绘画具有平面性、形象性、可视性、瞬间性、静止性、生动性、多样性、观赏性等特征。其表现手法和形态主要有抽象绘画和具象绘画。
 
  由于绘画作品体现视觉美的特性,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变化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如对比、节奏、重复、渐次、对称、均衡、调和、单纯、统调就是这一形式法则的具体体现。其中,与音乐表达方式不同的是:
 
  绘画中的对比是在一幅整体画面中,强调各局部的差异(包括点、线、面的组织、形色的大小、强弱等),使其固有的特征更鲜明;音乐中的对比是主题发展的常见手法,它是乐句、乐段、乐器、声部等之间的对比,能使音乐旋律更优美,主题表现更丰富。
 
  绘画中的节奏,是指连续出现的形象组织之间的大小高低、宽窄长短的韵律关系;音乐中的节奏却是指组织起来的、包括多种时值的音的强弱、长短关系,即时值关系。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
 
  重复在绘画中是指在构图中,同一形象以类同的方式多次出现;而音乐中主旋律的反复多次出现使乐章的主题更加突出,重复有时也引申为“再现”,有准确再现和变化再现。
 
  渐次,是连续出现的近似形象的变化,表现出同方向的递增或递减的规律;音乐中的术语是“渐强”或“渐弱”,它是音乐表现力度的名称。再如:绘画的统调和音乐中主题的对比等。
 
  简而言之,音乐与绘画是动与静的对比,也是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对比。
 
  三、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统一性
 
  音乐是无形的时间艺术,而绘画却是有形态的空间艺术,因而它的风格往往比音乐更容易一目了然,但是音乐与绘画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统一、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因为同一种感性形式可以通过听觉艺术去表达和领悟,也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去表达和领悟。
 
  音乐作品的内容既是可听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视的。莫扎特音乐明快的情绪,使人感到的是阳光明媚的春天;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朴实中带着暗淡的忧郁;而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大海》,加弱音器的弦乐、沙沙的鼓声,上行的竖琴音响构成了笼罩在大海上空的薄雾,大海在神秘的寂静中喘息、翻滚,正在苏醒中的太阳发出的一缕红色的光亮,在模糊而眩眼海水的反射下,迷茫的色彩逐渐明朗,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圆号的阻弦音响和英国管对着下行的弦乐音型暗示着永无穷尽的地平线出现在薄雾之中,破晓前的昏暗在密雾中的各种阴影的色彩,在早晨的光亮中被逐渐驱散。从来没有人像德彪西那样在音乐中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蓝绿黄,闪烁的光芒和运动,将色彩斑澜的大海表现得如此美妙。无独有偶,18世纪的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竟与德彪西的管弦乐曲《大海》意境相当吻合,同时表现了大海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瞬间的感受。
 
  现代音乐中有一首钢琴曲《4分33秒》,演奏者在台上的钢琴前坐了整整4分33秒,一个音也没弹,这和一幅一张白纸的名为《无题》的绘画同出一辙。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与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音画相映,情景交融,人们似可看到沙皇专治的肆虐,仿佛听到穷苦人民的呻吟。所谓“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曲中有画,画中有歌”,就是指它们之间的共性与特性。此外,音乐中的歌曲如画,音画交融的作品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如:《牧羊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灯光》、《三套车》、《大海啊故乡》、《槐花几时开》、《渔家姑娘在海边》、《白发亲娘》、《黄河怨》、《小背篓》……
 
  总之,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人类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与其它文学艺术一样,只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音乐与其它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审美和艺术观上,艺术都是相通的,而对姐妹艺术的研究学习,也能够促使音乐艺术的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必须对各门类不同艺术形式的共性与特性充分了解,才会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音乐,感悟艺术,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也使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进行音乐艺术的教学与实践,这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学习研究精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