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新媒体视域下青少年女性追星失范现象研究

摘要:互动新媒体的发展为粉丝亚文化集群提供了平台,也导致了一系列青少年女性在追星过程中的行为失范。青少年女性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过度的追星会导致价值认知偏差,助长消费主义。通过对传者和青少年女性群体的行为和道德规制,建立理性崇拜和辩证审美的合理内循环。

关键词:青少年女性群体;追星失范;新媒介;亚文化集群

作者简介:毛杰,吴玄,徐静;西南科技大学

引言

传统媒体时代粉丝对明星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电视媒体和健康报纸杂志的宣传,粉丝对明星的了解呈片面状线性,粉丝受众的地位处于被动传播的边缘地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势力逐步掌握话语权在偶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主导优势,让粉丝群体从边缘迈向中心舞台,他们从单一的个体利用社交媒体形成了强势且有向心力的中心群体,掌握了对偶像发展的主动权,在新媒体兴起的时数年间,明星粉丝文化发展突飞猛进,也体现了新媒体与时代的共振。

一、青少年女性追星的特征分析

1.群体话语体系的圈层化和个性化

伯明翰学派将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表述为抵抗和收编,近年来兴起的青少年女性追星亚文化,呈现出圈层性和边缘化的特征,与主流文化形成抵抗之势。便捷的网络表达和较为宽松的网络舆论氛围,使得追星这项行为呈现群体分裂化态势,越来越多青少年女性追星群体依托网络社群的发展,形成多点散布、饭圈兴盛的状态,并在微博平台上生根发芽。

青少年女性追星群体在自己的小众圈子里创造了一套仅属内部人员可理解的话语体系,形成了所谓的饭圈文化。试图摆脱主流价值观中的语言符号的限制,寻求粉丝之间的身份认同,通过群体打榜、赞助、购买周边等共同行为建构一个有行动力的组织群体在群体,通过评论分享等方式获得群体行为的仪式感,进一步强化群体内部的成员认同感和价值感,建构内部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闭环。

2.新媒体语境下追星行为的极化

与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传播有别,新媒体凭借其信息化、便捷化、互联互通的优势为青少年女性追星群体提供了一个可交流互动集群化的平台,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技术藩篱,呈现出层次化,多元化的传播态势。现代青少年女性追星群体大多通过新媒体平台构建自己小圈层群体,这个群体拥有有别于主流文化的特殊风格,通过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成员互动,信息共享,发起追星行为等一系列媒介活动建构了一套自身的话语体系,并以此风格强化群体内部成员的价值认同。

由于新媒体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缺乏及时的管控和严格的准入机制,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机构将点击率阅读量和经济利益作为首要的标准文本内容,突出新奇快,忽略信息的真实性和社会影响,在宣传内容和导向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女性的价值判断,造成了追星失范的形象。

部分新媒体过度关注和刻意宣传流量明星,将明星事件夸张化,以刺激性和模糊性的内容,同时刻意对明星内容进行粉饰化,片面化的报道,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博得关注。为了营销而营销,为了宣传而宣传,因此造成了信息发布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虚假性,青少年女性追星群体不能及时获取到真实的信息,因而经常产生各饭圈粉丝内斗、互骂、水贴等不良社会行为,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

二、青少年女性追星行为失范的表现

1.追星消费行为的符号异化

影视媒介剥离了青少年女性追星粉丝在精神和心灵层面的投入,强化了粉丝消费层面的意义,巧立名目制造了各种明星崇拜的文化和相关周边产品,基于牟利的目的,不断通过制造与明星相关的话题,迎合粉丝心理,通过媒介手段运营,让青少年追星女性集群化,变相操作该部分群体,成为明星的忠实追随者,从而通过购买的方式表达对明星的喜爱,影视媒介机构则通过粉丝消费获取自身利益。

2.价值观的形成偏差和异性塑造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是人事物和所处的世界所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总的评价方法。青少年女性群体会根据自我身份的角色认同以及社会生活情境的影响,在不断学习和经验整合的过程中,形成具有自我特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新媒体语境下构建的虚拟社会环境,让本就处于发展中的价值观塑形关键过程中的青少年女性,更加难以辨别所处环境的真实性,甚嚣尘上且浮躁的追星内容,以及群体化的思维语势不断助长青少年女性的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

三、青少年女性追星失范行为的规制和措施

1.传者提高人文素养和自我道德约束

在商业利益吸引下,传者要深谙自己作为文化传播者,社会舆论攻击的引导者的道德底线。避免谄媚式地迎合受众的好奇心理和娱乐心理,坚持真实性和深度性的内容报道,重视文本内容的监督审核,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兼顾明星的影视媒介作品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导向效应统一,满足社会大众正向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明星与其文艺作品的教化作用。

2.青少年女性应理性崇拜,提高审美。

青少年女性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要树立理性的追星行为和观念,把握好追星的尺度,通过明星的崇拜心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与明星与追星行为协同良性发展,最终达到心理的成熟。要避免为了明星偶像而虚度时光,自我封闭助长消费主义。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对于明星的外在美或表征意象,不应该只关注感官所带来的刺激和享受,忽视了对内在美的深层次追求。要明晰提升审美趣味、建立起高雅辨证的审美观,才能在媒介报道明星事件中,做出正确的是非决断。

总结

互动新媒体的发展为粉丝亚文化集群提供了平台,也导致了一系列青少年女性在追星过程中的行为失范。青少年女性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过度的追星会导致价值认知偏差,助长消费主义。通过对传者和青少年女性群体的行为和道德规制,建立理性崇拜和辩证审美的合理内循环。

参考文献:

[1]马赫.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20.

[2]2016年中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书[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年第4期)[C].2016.

[3]新时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M].科学出版社,刘济良,2018.

[4]乌合之众[M].中央编译出版社,古斯塔夫·勒庞,2017.

顶部